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10月13日,听闻哈密市、第十三师新星市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声号角,河南省委省政府即刻吹响“援疫”集结号,在全省医院范围内招募有作战经验的抗疫先锋队。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援疆专家冯得敏和邢庆娜面对国之大义,积极克服困难,主动请缨。
来到哈密,冯得敏和邢庆娜被分配到第十三师新星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分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工作。她们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制定流调机制,指导流调注意事项、疫情案例分析和研判,为师市疫情防控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冯得敏(讲课者)和大家一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专班小结和问题讨论。范雪莲摄
冯得敏和邢庆娜作为“追病毒的人”,按照疫情防控“2+4+24”的要求,精准流调筑牢防线。研判分析,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将一个个看似毫不关联的事实片段,在脑海中不断复盘,串成一条条紧密连接的传染链条,确保每⼀位密切接触者都能及时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防止病毒扩散。摸清每⼀位异常人员的活动轨迹,溯源感染来源,为疫情防控提供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一条条轨迹说明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背后却是一份份精确到分秒,少则几页,多则几十页的流调报告,更是一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者与病毒之间争分夺秒的赛跑。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作为一名党员,当然要带头干。” 年仅30岁,风华正茂的冯得敏是派出医院的党员先锋。为了守护群众的健康,她将自己年仅3岁的女儿送回山东婆婆家,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援疆抗疫一线工作中。
同样作为医师的丈夫此刻也正在家乡河南全力抗疫,一样的流调工作者身份,让流调经验探讨占据了夫妻俩通话的大部分内容。
邢庆娜(右二)和团队成员审核流调报告。包芳弟摄
援疆专家邢庆娜说:“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必须冲在最前面。”
这位有着丰富抗疫作战经验的医院骨干,因长期疲劳作战,导致肠胃不适。在⼀次出流调任务前,邢庆娜就感到胃部隐隐作痛,偏偏这天遇到一位极不配合的群众,邢庆娜和队员们耐心地反复劝说了两个多小时,那名群众才开始配合他们的工作。当完成流调任务归来,脱下防护服时,队员们才发现邢庆娜因胃痛紧皱的眉头和额头上的冷汗。领导和同事劝她回宿舍休息一会儿,她却说:“现在防疫任务这么重,人手又这么紧张,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岗位。”当天,邢庆娜硬是坚持完成工作才休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全国上下共同抗疫的关键时刻,有很多跟冯得敏和邢庆娜一样的抗疫英雄,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岗位,用初心与坚守驱散冬日的严寒,用责任和担当谱写青春的乐章,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用平凡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