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乐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质量管理科干事,24年护龄的她有多次抗疫经验,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护理及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作为第三批援哈抗疫工作队队委,她带领一支由9名护士、1名院感防控人员、14名检验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不畏艰险困难,冲锋在哈密抗疫前线。
冯长乐和同事讨论院感防疫细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1月1日晚上9点,哈密市定点救治医院召开每周的工作交流会。会上,冯长乐针对最近两天工作反馈的薄弱环节,以及从监控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再次向医护人员强调防护服穿脱标准和工作生活中必须注意的防疫重点,“这几天我们反复跟大家说,工作任务完成后,回到房间一定第一时间洗浴:先洗脸再洗头,这个顺序一定要注意。另外,个人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
今年42岁的冯长乐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质量管理科干事,2020年以来,她多次在河南省及其他省市参与过抗疫工作,仅今年一年,就连续参与了郑州市定点救治医院及“驰援上海”“驰援哈密”三场抗疫工作。
10月13日,冯长乐和其他专家随队来到哈密,顾不上休息,便投入一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结合多年护理经验和工作实际,她从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以及工作流程入手,协助哈密市定点救治医院持续强化院感防控工作,持续梳理和完善各项防疫制度流程10多项,发现并反馈近20项风险点,组织进行了多场院感防控专项培训和考核。
哈密市中心医院欢迎河南省援哈抗疫医疗团队的到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把参与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比作战士,那么,冯长乐和援哈团队里的各位专家、工作人员就是战士身边的“警示灯”和“警报器”。
“最关键的是要让我们的医护人员意识到,如何关注防护措施有效性,尤其需要重视口罩的有效性……”冯长乐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口罩在防疫中的作用很关键。口罩的使用时效是4至6个小时,但因工作内容及环境不同,医护人员呼吸频率加快、环境温度过低或者环境潮湿等因素都会加剧口罩内部湿度增大,导致防护能力下降,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大。“工作人员太忙了,可能就忽视了更换口罩,我们必须时刻提醒大家及时更换,此外,个人物品消毒和个人清洁,都需要制定和遵循严谨的要求和标准,才能保证医疗战线的安全。”
冯长乐介绍,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工作,就为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我们梳理的各项流程都是首要保证医护人员安全,需要不断细化、完善防护用品穿戴及摘脱关键点的操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环境消毒的重点和顺序,为现有工作环境制定出科学、规范且适用的工作流程,才能帮助防疫工作良性循环。”
冯长乐给同事指导手部消毒的细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8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当年,冯长乐曾经来过哈密参与了红星医院病房楼建设的指导工作,于是今年10月,当河南省抽调医护人员来哈密参与抗疫工作时,她毫不犹豫便报了名。
冯长乐带领的24人援哈密抗疫工作团队克服困难、冲锋前线,时刻保持昂扬的工作状态。“我一定会带领队员展现出河南援哈抗疫工作队‘最高标准、最快行动、最佳状态’的工作作风,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冯长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