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造福一方 真情帮扶凝聚动能——河南省对口支援师市工作综述
河南省与师市相隔2000多公里,但是产业、教育、医疗、人才、文化……一个个对口支援项目如同一条条无形的丝带,将河南省与师市紧紧相连。
2022年是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在师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第3年。河南省充分发挥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协同各方力量,集聚资源,创新模式,精准援疆,助力师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河南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职工群众携手并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描绘出一幅幅真情援助的生动画卷。
医疗援疆守护职工群众生命安全
2022年2月8日,红星医共体火箭农场分院张仲景中医文化康复中心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650万元。
红星医共体黄田农场分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卫生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主体三层正在施工中。
基层团场医院改造提升工程(第二期)2022年投资200万元,对红星医共体红星二场分院、淖毛湖农场分院进行设备购置及改造,目前进入设备供货、改造施工中……
一提起河南援疆,师市职工群众便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做的民生实事,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数也数不清。”
今年以来,以师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河南省深化豫兵两地合作交流,组织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红星医共体黄田农场分院援疆医生饶珺(右二)正与同事会诊。屈艳花摄
为巩固提升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河南省投资6700万元新建、改扩建包括红星医共体红星二场分院在内的基层团场医院4个;为助推师市医疗队伍发展,自今年4月以来,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1家医院的血液内科、眼科等16个专业的20名专家来到师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红星医共体柳树泉农场分院援疆医生赵霞(右)正在问诊。张国锋摄
与此同时,豫兵医疗结对共建深入展开。今年,已选派32名医护人员赴省直三甲医院开展3个月的进修,30名医疗卫生监督人员赴河南开展短期学习交流。今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跨省医联体医院揭牌签约仪式在师总医院(红星医院)举行,由“中原学者”领衔的“河南十大名医工作室”相继揭牌成立。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持续深化了医疗援疆的深度。跨越千里,河南援疆医生医者仁心,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的同时,提升了师市医疗水平。
有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师市卫生领域援疆专家已开展诊疗3303人次,会诊1059次,救治危重患者574人次,查房1012次,教学讲座85期,培训人数846人,手术982台次,示范性手术128台次,新技术新项目37项。师市正借助河南医疗力量,全面打造卫生健康“两高地、两中心、三个体系”。
教育援疆传递力量孕育希望
走进师职业技术学校,新的实训中心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实训中心项目地上建筑共6层,总建筑面积1825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4000万元为援疆资金。
今年以来,河南省坚持把教育援疆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围绕“文化润疆”,立足人才援疆,对口援疆工作变过去“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式”援疆,为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越来越多来自中原腹地的才智加速汇聚到师市,推动了师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柳树泉农场幼儿园援疆教师朱海英(中)正在授课。张国锋摄
“我们学校的实训室特别好,给了我们很多上手实践的机会。”师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陈伟道出了教育援疆带来的新体验。
如今,在这所学校,河南援疆的11个实训室已经启用,作用和优势也日益显现。
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王侯摄
不仅如此,依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先进经验,河南省深入实施“组团式”援疆。
河南省打造“八位一体”职业教育援疆新模式,通过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按照“一所学校对口支援一个专业”的思路,派出19名援疆教师对口支援师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与40名教师结成对子,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河南省实验中学“组团式”援建红星高级中学,2021年,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一本上线率43.6%,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91.9%,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红星高级中学援疆团队带领本校教师共同参加省级课题7项,师级课题4项,共建11个科研教研团队,带动30多名当地骨干教师参与省级课题研究。
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援疆管理团队的带领和组织下,新星市第一中学形成“星火”工程三层级联动师徒结对成长体系,即援疆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学校骨干教师再与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师徒,三级联动共同发展,42名教师从中受益。
一座座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校园,展现了河南省在教育事业上与师市共同绘就的美丽画卷。
产业援疆提升师市发展潜力
援疆项目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河南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白凯摄
2022年3月2日,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举办了“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河南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本届招商推介会创新采取“政府+企业+商(协)会”的“三明治”招商模式,邀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商务厅、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师市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等47个部门、133家企业代表和17个行业协会商会参加。活动现场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209.66亿元,涉及文化产业、新能源、医疗器械、化工等多个行业。
师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地域,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融雪山、草原、大漠、戈壁、雅丹地貌等南北疆风光于一地的旅游景观,为河南省与师市合作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产业援疆成果显著。
2022年1月至5月,师市招商引资项目中,产业援疆项目5个,总投资5.19亿元,其中: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总投资2.19亿元的风电叶片基地建设项目土建已全部完成,桁车已进场32台均安装完成进入调试阶段;
河南万帮房地产经纪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红星国际城重整项目一期即将完工;
红星国际城重整项目一期工程现场。骆新瑜摄
新疆赫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0.45亿元的饮用水(矿泉水)项目,正在编制选址论证报告及规划;
哈密潞和工贸有限公司总投资0.55亿元的车码头CD及商服楼项目,已基本完工。
哈密市永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0.5亿元,年产12万吨腐殖酸系列产品项目,厂房加固、消防通道已建好。
在师市,“河南烙印”处处可见。一批批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源源不断地从河南“嫁接”到师市,河南产业援疆政策的实施也促成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形成,吸纳了近万人就地就近就业,这是河南援疆在师市这片热土上留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