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援疆人才为师市发展添“智”力——河南省三门峡市柔性医教援疆综述
2020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从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际出发,选派优秀的医教人才到团场工作,有力推动当地医教事业的发展。
医疗援疆书写新篇章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疼痛是不是缓解了很多?”
“叔叔,您先坐,等会儿就帮您针灸。”
……
6月30日一大早,在红星医共体柳树泉农场分院中医门诊,来自黄河三门峡医院中医科的主治医师赵霞开始了她忙碌的工作。
自去年10月援疆以来,赵霞通过开展针灸、拔罐、穴位注射、中药塌渍等传统中医特色治疗,为职工群众解除病痛。
“现在每天的接诊量在10人左右,冬天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人,这说明患者还是很认可中医治的。”赵霞微笑着说。
多项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就诊,赵霞精湛的医术也受到患者的极大认可。“赵医生水平很高,她给我针灸了一次,我的疼痛就缓解了不少。”柳树泉农场居民李凤英说。
2020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先后选派3名医疗人才来红星医共体柳树泉农场分院工作,帮助该院新增了中药熏洗、中药塌渍、穴位注射等技术,填补了该院多项技术空白,医院诊疗水平显著提升。
同时,援疆医生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对该院中医科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并积极帮助科室改进提升管理水平,本地医护人员的诊断能力和科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河南省三门峡市从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对我院进行全方位帮扶,使医院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医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让我们医院能更好地服务于团场的职工群众。”红星医共体柳树泉农场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栋斌告诉记者。
学前教育趟出新路子
“小朋友们,看着老师手势,我们跟着音乐把昨天教的内容再来练习一遍。”6月15日,在柳树泉农场幼儿园大(3)班的课堂上,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幼儿园的援疆教师朱海英正在授课。
柳树泉农场幼儿园现有学生327人,学前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力量相对薄弱。2020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选派优秀幼儿教师到团场工作,全程参与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结合幼儿园实际,通过对当地教师进行教学教研方面的培训,以及示范带教等,使教师们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朱海英说。
援疆教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
柳树泉农场幼儿园教师齐文斌说:“援疆老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对我的启发很大。”
2020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共选派4名优秀援疆教师来团场工作,帮助柳树泉农场幼儿园明确了“两年创建团场文明校园、三年打造师级示范幼儿园”的发展思路;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等38项工作制度;牵线促成三门峡实验幼儿园与柳树泉农场幼儿园结成结对共建幼儿园,并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探索实施现代化教学,策划设计各类教学活动,新增特色教育教学科目等,进一步提升了柳树泉农场幼儿园办园水平。
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
2020年12月,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与柳树泉农场学校结成教育协同发展盟校,两校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交流互鉴、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通过开展援疆教师和本地年轻教师结为师徒,瞄准探索现代化特色教学模式,用手把手辅导、跟班点评等方式在教学教研方面对年轻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
援疆教师席改珍主动利用课外时间,发挥个人特长,创办手工课兴趣社团,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深受学生的欢迎;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六中学和柳树泉农场共同创立“石榴小书屋”;
……
一项项工作的开展,拉近了河南省三门峡市和柳树泉农场的距离,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柳树泉农场义务教育再上新台阶。
2020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先后选派8名优秀教师来柳树泉农场学校进行柔性援疆,为该团场学校现代化教学、课题研究、兴趣社团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填补了课题研究的空白,带动了兴趣小组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三门峡市将持续加大选派力度,组织更多优秀的医生、教师进行柔性援疆,同时落实落细两地学校和医院的结对共建,力促合作交流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