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十三师新星市结合改革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援疆资源优势,通过推进教育援疆、医疗援疆等,积极助力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课堂特别有趣,不认识的字老师会细心教我们,我们都特别喜欢她。”2021年12月24日,在新星市第一中学五年级(2)班的课堂里,援疆教师周素娟正在为学生们上一节有趣的朗读课。在朗读开始前,周素娟还带着学生一起做了《心灵体操》,周素娟告诉记者,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沉下心来,用更加饱满的状态吸收知识。课程生动有趣还能提高语文水平,现在,学生都会主动要求周素娟为他们上课。
2021年,为加大对口援疆力度,积极探索智力加持模式,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对新星市第一中学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学校教师管理团队由5名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名师骨干、8名第三批“万人援疆计划”优秀教师组成。援疆教师周素娟说,希望把经典诵读进一步深入推进下去,通过上朗读课,让更多孩子了解经典诵读,同时也借助经典诵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
近年来,河南省在十三师新星市建成教育援疆重点项目8个,投入援疆资金近600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幼儿园5所,选派支教教师342名,接收了550人次来豫跟岗培训,在提高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强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十三师新星市教育局副局长闫治国说,河南省“组团式”援疆的成效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再到职业教育,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教育援疆,十三师新星市还持续加大医疗援疆的建设和发展。
援疆医生许秀兰2021年9月跟随第十批援疆医疗队来到红星医院检验科,开始她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在这期间,许秀兰多次指导科室医生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一对一”进行指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检验科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近年来,医疗援疆持续加大对师市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河南省累计向十三师新星市派出700余名卫生援疆人才和名医专家,投入医疗援疆资金2.99亿元,援助实施了30个基础设施建设和5个设备配备项目。精准选派优秀医疗人才,通过在医院实施各类手术3210台,救治危难急重患者2600余例。实施新技术104项,填补医疗空白36个。促进了当地的医疗技术提升,使十三师辖区内及哈密市各族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诊疗服务,医疗卫生领域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医疗援疆专家的到来,为十三师辖区内的职工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医疗健康服务。
“河南援疆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项援疆事业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我们组织河南省100多个乡镇与十三师新星市80个连队和26个社区完成结对共建,实现相互帮扶,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依托河南文化大省优势,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十三师新星市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河南援疆工作下足了劲,用心用情用力把援疆事业做好。”十三师新星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岭说。
“十三五”时期,十三师新星市共实施援疆项目29个,预计总投资4.92亿元,使用援疆资金4.386亿元,占总投资的89.15%;民生领域项目资金占援疆资金总额的86.28%。2020年安排项目11个,总投资15635.2万元,其中援疆资金9755万元,民生项目支出占比90%以上,80%以上援疆资金投入基层,给当地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让援疆工作有广度有深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