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许昌援疆工作队在省援疆前指、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序推进省援疆前指、市委市政府和巴里坤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全年各项任务,实现了援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巴里坤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许昌智慧和援疆力量。
一、抓好援疆项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一是抓项目进度。围绕2021年实施的12个项目,建立督查台账,定期现场督导,每月协调调度,实现了援疆“十四五”项目的良好开局。同时针对2022年拟实施项目,加大前期手续办理督导力度,确保三月份达到待建状态。二是抓项目效益。发挥在建项目带动就业和消费帮扶作用,累计解决临时或长期就业1000余人,所需生活保障用品实现本地应采尽采;建成项目基本全部投用,实现安置就业约300余人,特别是就业市场、冷库的出租情况逐步转好,经济、民生效益均高于预期。
二、抓实好产业援疆,推动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招商引资。紧扣资源禀赋招商,依托巴里坤县丰富的煤炭、风能等资源优势,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河南龙成集团等进行深入反复对接洽谈,部分已达成投资意向;延伸产业链条以商招商,围绕现有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中信重工、灵宝黄金与巴里坤企业紧密合作,项目已开工。二是突出解决就业。进一步发挥安绣集团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引领带动农牧民就业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发制品加工、戎威远安保公司等项目,盘活沉淀设备成立服装加工“卫星”工厂,并帮助解决部分订单,项目今年累计解决就业200余人,为当地群众拓展了就业渠道,拓宽了增收门路。三是完善产业配套。结合巴里坤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十四五”安排约9000万元资金,精准规划实施贫困农牧民就业基地、农牧业提质增效、乡村旅游提升、冷链物流拓展建设等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基础,完善硬件配套,为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招引的竞争力。
三、抓紧智力援疆,增强“造血”功能。一是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按照县委要求,参考河南在园区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好的做法,启动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平台公司转型等改革任务,制定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路径、措施,目前已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完成后将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持续做好“传帮带”。通过师徒“一对一”结对、同上示范课、跟岗跟学等方式,今年在教育、交通、公安、商务等系统新帮带当地工作人员30余人;邀请商务、教育、住建等系统30余名专家走进巴里坤开展技术交流、专业指导等对口帮扶,组织当地干部“走出去”,分13批共102人次赴河南学习培训,助力壮大当地人才队伍,提升自我发展和造血能力。三是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安排援疆资金约1.4亿元实施青少年研学中心、教育设施补短板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效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改进提质教学手段,育人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助力全县教育质量、水平更进一层。
四、抓细民生援疆,增进群众福祉。一是扎实开展教育援疆。做深教学研究,教师团队发表各类文章10余篇,获得各级教学奖项20余项;做好示范引领,通过专题讲座、“师徒”同台竞技、送教结对等多种方式,以点带面对当地青年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今年共培训120余人次。特别是市教育局组织省特级教师、中原名师等十余人赴巴里坤结对学校开展送教、座谈交流并捐赠文体用品,得到县委、政府和当地师生一致好评。二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的基层组织阵地提质升级、边境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奎苏镇供热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村级阵地硬件基础,提升了乡村基层的民生保障能力。帮助当地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导联系乡镇——黄土场开发区高质量实现“一村一品”,其中巴彦德村的大棚种植,推动乡村农业种植、农耕文化体验等有机整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彰显了乡村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作用。三是创新推进消费援疆。拓展消费帮扶渠道,通过在我市设立援疆消费帮扶展览中心,联合新大新商超源头直采、设立专柜等方式,助力更多新疆特产走向不同消费市场;紧盯消费热点节假日,联合市总工会动员我市会员拿出部分福利费以买代帮,采购产品;挖掘自身消费潜力,援疆食堂做到当地农产品能采尽采。今年以来,累计销售帮扶产品100余万元。
五、抓活文化润疆,助力凝聚人心。一是当好文化使者。树立“援疆干部人人都是文化使者”的理念,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各类自媒体,持续宣传巴里坤各民族向上向善的优秀文化和美好生活,弘扬网上主旋律,激发各族群众热爱巴里坤、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发挥援疆队员自身特长,通过文学随笔、摄影等方式(共发表70余篇、副作品,获各类奖项10余个),多角度、多方位展示豫哈两地文化交流碰撞出的灿烂火花;发挥桥梁作用,邀请我省知名书画家赴巴里坤开展“新疆是个好地方”写生采风活动,组织队员制作短视频参加“万人说新疆”活动,不断探索文化润疆的方式和途径。二是深化“三交”工作。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积极开展“三交”活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30余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孩子上学、冬季取暖购煤等问题,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更加坚定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视频连线、书信、绘画、互动体验等方式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10余次(参与人数达5000余名,征集优秀信件1600余封、手抄报200余份),进一步增强两地群众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持续推进许巴两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组织开展了交流学习(6名干部参加)、远程学习培训(16名干部参加)等活动,助力当地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今年7月,许昌长葛市因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水灾情,巴里坤县委县政府紧急行动,先后筹集价值61余万元的哈密瓜、馕、蔬菜等慰问物资千里驰援,倾力支持长葛市灾后重建工作。三是完善硬件基础。规划实施的融媒体中心能力提升项目(投资1065万元),为做大做强网上正面舆论、及时有效把党的主张和声音传播到各族干部群众中奠定了硬件基础;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有助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六、抓严队伍管理,确保绝对安全。一是抓学习促素质提升。深入开展“践行三问做贡献”专项活动,大力实施灵魂塑造、素质提升和作风强化三大工程,认真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活动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切实提高综合素质,为援疆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二是抓担当促作用发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七个一”为载体,扎实推进“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出实绩”主题活动,教育引导援疆干部人才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今年以来,白君升同志被评为哈密市优秀共产党员。三是抓纪律铸牢“三条底线”。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持续开展“学纪律、明底线、守规矩”学习教育活动,健全落实援疆干部人才网格化管理、外出报备、安全日报、请销假等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建设全覆盖、监督管理无空白。进一步加强对援建项目、物品采购和资金使用的监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廉洁底线、纪律底线“三条底线”,做到不越雷池一步、不碰红线一下,确保援疆干部人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