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唱响民族团结新赞歌
——河南省对口支援十三师新星市工作系列报道五
结对认亲促交往。自2020年第十批援疆干部结对认亲以来,与自己的少数民族结亲户在你来我往中情谊越来越深。
11月20日,哈密刚下过雪,天气转冷,援疆干部朱庆福就带着礼物来到黄田农场九连结亲户家中看望,向他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送去过冬的衣物。
目前,援疆干部已累计捐款捐物5万多元,帮助结亲户解决生产生活、就业增收等方面实际问题30余件。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每年列出专项资金对贫困大学生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让少数民族同胞深切感受到来自河南的真情。今年5月,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被十三师新星市党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援疆干部张颉鹏、白云飞、郑怀玉等6名同志被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文化润疆”促交流。“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豫哈少年行夏令营活动,与来自河南省的小朋友们交流互动,不但让我开阔了眼界,还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11月18日,红星一场学校三年级学生李若菡高兴地说。
今年,河南省与受授地携手实施民族团结联谊、青少年“手拉手”等项目,举办“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夏令营活动,豫哈两地200名师生共同录制了《了不起的少年》特别节目,在河南卫视播出。首次组织50余名师生赴首都开展研学夏令营活动,感受建党百年辉煌。
一直以来,河南省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在援疆省市中率先实施文化研究、保护、开发、交流等多项文化援疆行动,履行兵团“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功能,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强化文化文艺活动在思想引领、政策引导、凝聚人心、促进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用文化涵养滋润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今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批示“河南援疆‘五个助力’推进‘文化润疆’效果好”予以充分肯定。
一直以来,河南省充分发挥文化大省优势,搭建河南省与十三师新星市文化交往交流平台,谋划“文化润疆”兵团行系列活动,举办“送文化下基层”暨豫兵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河南文艺小分队进疆演出,组织河南书画名家进疆创作交流。协调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捐赠庆祝建党百年华诞豫版精品图书2万册。七一前夕,为喜迎建党百年,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在十三师文化馆成功举办“豫疆情 边疆行——迎七一河南艺术名家百幅作品展”活动,以展出100多幅书画摄影作品的形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为十三师新星市各族干部群众送上文化大宴。
推动十三师新星市红星军垦文化传承教育中心项目、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等文旅援疆项目落地。
推动反映兰考女工在新疆采棉和促进民族团结的30集电视连续剧《花开时节》在央视8套、河南卫视、兵团卫视等重播,关键时刻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
“我们将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近期联系做好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兵团巡演、话剧《兵团》以及豫剧公仆三部曲《焦裕禄》《村官李天成》《重渡沟》进疆演出活动,联系河南省广电局捐赠反映河南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成就的影视文艺作品共35部1261集,让受援地各族职工群众不断增进对内地优秀文化的认同,潜移默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援疆干部张宏伟说。
你来我往促交融。河南对口援建给十三师新星市带来的不仅仅是民生改善,也不仅仅是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援疆工作中加深了豫兵两地人民的情谊。“豫兵人民一家亲”这句话早已刻在了两地人民的心里。
今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得知消息后,十三师新星市党委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紧急筹集资金300万元,组织干部职工建立快速检疫屠宰通道,连夜杀猪宰羊支援河南。7月22日,满载着7吨猪肉、300只羊的冷链运输车由一名副师长带队,专班押运,星夜兼程,经过40个小时不间断运输,安全抵达河南。
十三师新星市慈善总会开辟绿色通道,紧急发起“防汛抗洪 驰援河南”慈善项目,师市各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向受灾地区献爱心,8天时间累计收到捐款939.4万元,全部划转河南。
十三师新星市年近九旬的离休干部孙慎向河南省捐款1万元。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五连职工阿不都热合曼•阿不列孜主动捐款1000元,他说:“是河南省的援建让我们五连旧貌焕新颜,我们与河南人民早已成为一家人,如今河南省遭遇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和他们共渡难关。”
风雨无情人有情。正是因为援疆工作,才让十三师新星市人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支援河南抗洪抢险工作中。也正是在互帮互助中,让豫兵两地各族人民的心更近了,凝聚力更强了。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阶段援疆工作,师市党委副书记、十三师副师长,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国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坚持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持续深化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文化润疆,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推动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做出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