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结对共建 探索党建援疆新模式
——河南省对口支援十三师新星市共走系列报道之一
2021年是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在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第二年。两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牢记重托、接续奋斗,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奉献诠释责任担当,在“新”上下功夫,在“实”上做文章,积极开创援疆工作新模式,增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在援疆干部张伟的协调安排下,今年我有幸到济源示范区参加了党建专题培训班,通过与当地党建干部交流互动,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回来后我就列了一长串工作计划。这不,现在正忙着一一落实呢!” 11月16日,十三师新星市火箭农场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彦斌指着办公桌上的笔记本说。
发挥河南“三学院三基地”和各级党校资源优势,举办专题培训班,支持十三师新星市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和党员教育,这只是河南援疆党建结对共建的一个缩影。目前,火箭农场已有37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赴愚公移山干部学院,与济源示范区180名党支部书记同堂学习培训;柳树泉农场已有31名党员干部赴三门峡市委党校学习培训,考察市属6个县(市、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工作。
七一前夕,援疆教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赴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参观学习。
济源示范区还创新推出“党建+宣传+文化+健身+休闲”共建模式,支持火箭农场建设场史馆、社区军垦文化墙、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连队初心广场和百姓大舞台等系列党建阵地,出资65万元解决十六连800多名职工群众“吃水难”问题。
信阳市按照“五个一”标准助力红星四场建强基层组织,建设一个好班子提高组织战斗力,制定一个好规划推进连队振兴,选准一个好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一个好阵地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完善一套好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3月14日,援疆医生参观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
商丘市将名优特产“黑花生”引入淖毛湖农场哈密瓜园间作套种并回购,促进职工群众增收。
新乡市辉县市孟庄镇、获嘉县亢村镇指导红星一场红桥社区开设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的“幸福超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基层综合治理体系。
三门峡市出资60万元帮助柳树泉农场建设连队道路实现亮化绿化美化,援疆干部李平还协调组织专业团队助力挖掘团场旅游资源。
6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稿件《河南援疆助力十三师——党建结对促乡村振兴》对河南省党建结对共建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十三师新星市党委副书记、副师长,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国说:“第十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援建,以高质量援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将十三师新星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援疆工作总体布局,‘点对点’助力完善制度、建好阵地、建强班子。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协调河南8个省辖市党建基础好的100多个乡镇(街道)与十三师新星市80个连队和26个社区开展‘点对点’结对共建,共筑党建基层基础,共促党员队伍建设,共推干部人才培养,共联产业合作交流,共享红色文化资源,取得明显成效。”(陈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