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河南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哈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选派4批826名援疆干部人才、52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投入援疆资金47.19亿元,80%以上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建成240多个援疆项目,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7月28日,在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民族乡中心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蘑菇大棚里,农牧民正在收集营养包,目前菌丝已经充分吸收了营养包的养分,生长成熟转入出菇阶段,再过半个月,羊肚菌就可以出菇了。
中心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种植的羊肚菌菌种来自于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去年招商引资的新疆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援疆企业,今年4月,该公司与前山乡人民政府签订联合试验种植24个大棚羊肚菌项目,由该公司投资100万元,并提供菌种、技术、销路等方面的帮扶,以带动哈密羊肚菌产业发展。
一位妇女正在伊吾县前山乡中心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蘑菇大棚里收集营养包,已充分吸收了营养的羊肚菌菌丝正转入出菇阶段。
新疆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彦忠表示,为了下一步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路线,目前24个大棚分成了三种种植模式,“一种带着塑料膜,一种是带着单层黑指压膜,还有一种是双层黑指压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看哪个产量最好效益最高,为下一步的推广做前期积累。”
前山乡副乡长阿里木·玉素甫说:“通过河南援疆技术人才的悉心指导,农牧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和生长习性,目前菌丝生长良好,我们也非常有信心明年让更多农牧民参与进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农户种植的信心不仅来自于河南援疆技术人才的指导,还来自于市场良好的反馈。
新疆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泉湾乡圪塔井村大面积试种羊肚菌获得成功。
今年4月,新疆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伊州区大泉湾乡圪塔井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收获季,每个大棚净收入达3万元,为当地农牧民拓展了“致富路”。
圪塔井村出产的羊肚菌经过精装,即将上市销售。
圪塔井村江丰农产品合作社法人裴云定说:“羊肚菌相比其它作物最大的优势就是投资少,见效快,从投入到产出仅仅4个月时间。我们农户种植任何作物最怕就是销路问题。李总给我们的全是保底价,只要我们把它种植成功就不怕销路,这是最保险的一点。所以我们和李总商议,计划今年10月份开始种植下一季,初步规划100个大棚,年前出菇20到30个棚,过完年再出菇60到70个棚。”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河南省的对口援助。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原名哈密铁路医院,始建于1959年,建院初期,仅是一所小小的卫生所。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以肿瘤和儿科为优势学科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0年至2013年,第七批援疆医疗团队制定出哈密市肿瘤医院建设发展规划,为哈密市肿瘤医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014年至2016年,第八批援疆医疗团队争取援疆资金4500万元,购进高端直线加速器等18件尖端肿瘤诊疗设备,促成肿瘤医院“落户”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使哈密各族肿瘤患者“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的愿望成为现实;2017年至2019年,第九批援疆医疗团队开启了“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先河。三年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加强学术交流、培养技术人才、争取援疆资金4270万元购置先进仪器设备,为推动肿瘤学及儿科学建设提供了软、硬件支持,同时促成“河南省肿瘤医院哈密分院”挂牌成立,形成“前方连后方”“大团带小团”的支援格局,促进了哈密市肿瘤诊疗、儿科诊疗事业的蓬勃发展。10年来,在援疆力量的助推下,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书写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篇章。
患者云贵林儿子云鹏程说:“我父亲刚来的时候,腿脚活动不便,走路都要人扶,经过这里援疆专家和医生的会诊,短时间内就拿出了治疗方案。现在,父亲的行走能力恢复得挺好的,援疆专家在他生病住院期间给予的关心也都很暖心。”
2020年4月,第十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团队来到哈密,促成河南省肿瘤靶向基因检测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中心—哈密分中心成立;开启远程放疗、远程病理会诊模式;引进首诊MDT诊疗模式,使肿瘤学建设上了新台阶,使原来90%需要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留在本地并得到精准高效诊疗;目前,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成为国家早癌筛查定点医院,自治区肿瘤防治联盟东疆分中心。
许刚与科室同事正在查房。
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许刚说:“我们河南省肿瘤医院是组团式医疗援疆,一批一次来了5个人,分散在各专业各科室,相互协作,通过一些传帮带、师带徒,争取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10年至今,河南省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援建医疗卫生设施,“组团式”援疆填补哈密医疗技术空白120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紧密结合受援地需要,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捐助价值1000多万元的医用防疫物资,并派出8批90多名检测流调专家,帮助哈密建起日产能100万只医用口罩生产线,做到了援在关键时、援在困难时、援在急需时。
此外,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还组织河南90个县(市、区)与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90个乡镇(街道)团场和101个村、基层连队(社区)开展全覆盖式结对共建,通过支部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用、产业共赢,帮助受援地巩固基层基础。
在瓜乡大地,一项项事关百姓福祉的援疆工程投入使用;一个个令百姓牵肠挂肚的问题在援疆干部人才的帮助下得到解决;一个个援疆干部人才与各族群众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感人故事口口相传,河南援疆已成为铭刻在瓜乡广袤大地上的一张大爱名片,成为滋润哈密各族群众心田的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