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哈密市急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助力哈密职业技能提升层面上,河南援疆人责无旁贷,全心投入培养适应新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事业之中,用真情诠释援疆工作的内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援疆干部,我们就是要大力转变受援地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掌握一技之长并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办法。”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邢宇辉说,“我们不能把援疆停留在技能援疆的层面,而是用知识援疆、技能援疆、情感援疆的真诚举动让哈密变得更美!”
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我有家了,我有爸爸、妈妈了”
{场景}6月15日中午, 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民族餐厅
“她是我的妈妈,她是我的妈妈!”维吾尔族学员古丽阿依木·艾木肉拉是一名内向、羞怯的姑娘,她拉着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民族餐厅经理王继芳的手,怯怯地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对大家说道。王继芳是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中年女性。
为什么一个土生土长的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乌希买里斯村的小姑娘与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原女性有了母女情?
这是个动人的故事。一切都要从河南援疆说起。
今年2月,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接到培训任务,哈密市131名技能人才定于今年3月23日到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
131名学员要来交流学习,这是河南省人才援疆项目,可不是件小事!
这些学员分别来自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喀什、和田、阿克苏、伊犁、库尔勒、乌苏等地,由维吾尔族、回族、藏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汉族7个民族组成。学员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安排。
虽然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也曾培训过新疆学员,但这次来这么多少数民族学员,这让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李强心里还是有些打鼓:餐厅、住宿等基础设施能不能跟得上?如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要解决好吃住的问题,学校多方考察后挑中了王继芳。王继芳是个热心肠,做起事来非常干练,她的丈夫是回族,她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管理餐厅的合适人选。可王继芳此时正在别的学校任餐厅经理,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培训任务,高级技工学校想方设法将她“挖”了过来,由她负责餐厅工作。
3月23日,131名新疆学员如期到来,这群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新疆学员很快就赢得了学校全体师生的欢迎,尤其是餐厅经理王继芳,每次看到这群学生跳舞、唱歌时,总是笑着加入其间。
然而,王继芳很快发现,在这群新疆学员中,有一个女孩看起来始终是怯怯的,别的学员都是三五成群地有说有笑,只有她独来独往,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悲凉。
王继芳从哈密来的带队老师斯干旦·阿不都处得知,这个女孩名叫古丽阿依木·艾米肉拉,今年21岁,是个孤儿,3岁时父母双亡,一直在福利院生活。古丽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几乎没有朋友,每天都是形单影只。
王继芳从心里怜爱不幸的古丽,她想走进古丽冰冷的世界,用爱温暖她。
王继芳首先想到的是,21岁的女孩正是爱美的年龄,便精心给古丽挑了几件漂亮的衣服。端午节王继芳又做了一桌子美食,将带队老师斯干旦和古丽一同请到家里过节,为的是让古丽感受到家的温暖。
但古丽每次看到王继芳,总是低声说一声“您好”,再也没有其他交流。王继芳知道,这是因为古丽很多年没有得到关爱造成的。为了让古丽彻底对自己敞开心扉,王继芳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认古丽为干女儿。斯干旦得知后非常感动。按照他们当地的风俗,决定为王继芳和古丽举行授亲仪式。日子就定在6月5日。
这天,130名学员是他们认亲的见证人。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大盘鸡、抓饭、油香、馓子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美食,同时还为其中的部分学生过了一个集体生日。
在当天的欢聚中,古丽大声地喊了王继芳一声“妈妈”。
王继芳抱着古丽动情地说:“孩子,我以后就是你的妈妈,我们是一家人了,我们是亲人,你要记得,你不比任何人差!”
古丽在王继芳的怀抱里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掌声、祝福声响成一片,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美好和感动中。首先送上祝福的便是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领导们。
王继芳的家人也很喜欢古丽。授亲仪式那天,王继芳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到场,专门给王继芳交代:“帮我给咱女儿发个大红包。”
王继芳有一儿一女,这两个孩子也和古丽很亲。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开玩笑地说:“妈妈,您在促进民族大团结方面有功劳呢!”对于父母给新来的家庭成员准备的卧室如何布置,两个孩子都抢着出主意。
由于学业未完成,古丽还要回到哈密,明年才能毕业。王继芳舍不得古丽,想让她毕业后回到驻马店,永远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古丽也深深爱上了这个新家,也想留下来。王继芳也一直在了解正规收养手续如何办理,等明年古丽毕业的时候,正式让她成为家庭一员。
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81年,隶属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一所交通运输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荣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十大职业院校”荣誉称号。
在这样一所“闪光”的技工学校,新疆的学员们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
——4月25日,为期3天的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班的方阵经过主席台,他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展现出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5月1日,新疆学员不畏炎热、不惧脏累,把校园的宣传栏、垃圾桶等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了一次校园美容师;
——5月7日,131名师生参加了新校区植树活动,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人人种下一棵树,为求学之地增添一份绿意,留下一份感恩。老师和同学们按照要求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平土浇水,互相配合,整个场面有条不紊。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一棵棵新栽下的石榴树傲然挺立。植树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在“豫哈情融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横幅上签字留念。
……
“只要这些学员愿意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我们都会鼓励,积极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促进民族团结。”李强说。
来自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学员古丽努尔·乌布力喀斯木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真的太好了,待我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新疆学员纷纷表示,在驻马店的这一学期,学到了很多知识,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回到新疆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大家也希望,全国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民委的领导到该校看望学员时,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对新疆学员各方面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规划财务处调研员许现周对学校领导、任课教师的付出、关心、支持表示了感谢,并勉励新疆学员们再接再厉,学好技能,回去后建设美丽新疆。
邢宇辉说,接受技能培训任务的河南各学院党委都极为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将赴豫学员纳入本校学生管理范围,制定详细的教学、实习方案,并实施单独教学、单独管理、单独食宿,确保了培训援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零失误。
针对赴河南省市技能培训人员多、时间长的实际,为增进各族学员之间的感情,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按照哈密市和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深入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安排,在培训单位广泛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从疆内延伸到中原大地。通过开展“十个一”微行动(互结一次亲、同升一次旗、共合一次影、互学一种话、同过一次节、共读一首词、同聚一次餐、同唱一首歌、互谈一次心、共学一次习),豫哈两地师生不仅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更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通过在中原大地的培训学习、生活、参观和考察,新疆学员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积淀深厚的灿烂文化和人类文明,对促进豫哈两地交流交往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