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龄人相比,
“80后”张玉滚显得沧桑许多,
风华正茂的年纪皱纹却早已爬上眼角。
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
只为做好一件事:
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
2001年8月,偶然的鼻子一酸,他成了村里离不开的先生。
“上八里、下八里,羊肠道、悬崖多,一不小心见阎罗”的山道上,一根窄窄的扁担,挑起山里娃的“上学梦”。
有他在,一个孩子都不会失学
黑虎庙小学75名学生中哪些是留守儿童,哪些是单亲家庭、孩子们都在哪儿住……他一清二楚。
山里缺师少教,他把自己练就成全科教师
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他是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
大山外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张玉滚却始终难以挪开他的脚步。问及将来的打算,张玉滚的回答诗意而简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大山里的孩子,而我更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张玉滚用辛勤的汗水和不倦的探索换来的是孩子们的优异成绩,所教学科的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荣誉也纷至沓来——他多次获得县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3年8月,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5月,被评为“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8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18年3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今年8月,又被推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今年9月7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玉滚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