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第九批对口援疆工作最为关键、大有可为的一年。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豫新两省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地方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把有利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根本目标,拓宽援疆广度,挖掘援疆深度,强化援疆力度,充分发挥河南省各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展现新作为
深化落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和《每月活动计划》,把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作为结对认亲的重点内容。拓宽结亲渠道,充分调动援受双方各界力量,深入开展两地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学校结对、医院共建、人才互动、单位对口、社会结亲、就业对接等,深化豫哈两地一家亲。丰富结亲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下乡活动,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困难,使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二、在服务脱贫攻坚方面迈上新台阶
持续开展援疆干部人才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城乡低保户结对帮扶,重点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聚焦易致贫、返贫人口精准帮扶。注重社会帮扶,实现哈密河南商会会员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注重健康扶贫,实现贫困村巡疗义诊全覆盖,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注重教育帮扶,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户在内地普通高校就读的困难大学生资助全覆盖。注重慈善扶贫,利用公益基金、慈善组织等,对困难群众实施救助。
三、在产业援疆方面实现新突破
发挥豫哈两地优势互补作用,推进产业合作共赢。开展电力援疆,加大“疆电入豫”力度,2018年计划接纳疆电数量较2017年持续增加。促进旅游援疆,组织旅游客源,力争全年开通到哈密旅游专列50列以上;引导旅游企业到哈密发展,帮助提升旅游资源管理水平。推进金融援疆,对接郑州商品交易所,服务红枣期货上市,设立红枣期货交割库。发展现代物流业,组织河南物流企业到哈密设立集散交易中心,力争早日开通豫哈双向物流专列;发挥新疆农产品(郑州)交易中心作用,助推新疆农副产品销售。发展特色产业,投产运营好想你集团冻干果蔬项目和中驼生物科技骆驼奶深加工项目,建设新疆全汇石墨项目,托管盈瑞奶业深加工项目,引导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到哈密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
四、在教育医疗援疆方面打造新亮点
助力提升教育内涵。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发挥中小学校园光纤接入、校校有录播教室、校校互联互通全覆盖的作用,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河南高校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共建,打造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助力提升医疗水平。深入推进医疗“组团式”援疆工作,充分发挥受援地县区级以上医院河南组团援疆全覆盖的作用,强化师带徒、传帮带,增强“造血”功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五、在文化援疆方面呈现新气象
落实文化援疆实施方案,筑牢民族团结之根。抓好三项研究,助力哈密东天山研究院发展,联合开展两地交往交流历史、丝绸之路古代音乐等专题研究。打造四部精品,联合创作《花开时节》《山高水长》《兵团颂》《兵团》等文化力作。建设五大项目,完成巴里坤县、伊吾县、伊吾县下马崖乡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哈密日报社数字化平台、哈密电视台编播系统高清改造升级。举办六大展览,组织红旗渠精神展、丝路文明展、河南传统工艺展、中原服饰绣品展等进疆巡展,组织哈萨克民俗风情展、哈密奇石精品展到豫巡展。
六、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开拓新局面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交往交流交融大格局,推进援疆工作见物更见人。持续推进各领域结对共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巩固豫哈两地直属单位、学校、医院结对共建全覆盖,实现河南省相关县(市)区与哈密市乡镇(街道)和贫困村结对共建全覆盖。开展多元化社会组织援疆,制定《河南省社会组织援疆实施方案》,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援疆,助推受援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
七、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管理好、服务好、使用好援疆干部人才。坚持从严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确保政治安全;强化援疆资金和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要求,确保工作安全;强化日常安全管理,确保生活安全。加强队伍团结,共同珍视、维护彼此团结,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做有利于团结的事,人人当好团结员,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头示范引领,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走在前、作表率,继续在援疆各级党组织中召开履行“安全管理、增进团结、带头示范”责任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逐级实施各级党组织“开展学转促、抓党建促援建”专题述职,树立善作善成、善始善终、善行天山的河南援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