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玉伟报道
援疆满一年,效果已显现。2017年,河南援疆突出服务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全年共实施建设各类援疆项目41个,计划投资10.5亿元,其中援疆资金6.7亿元。全年计划外的柔性援疆人员累计达1388名。
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骨干自2016年12月进疆援哈到现在,已有一年时间。一年来,河南援疆坚持把有利于哈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对口援疆的根本目标,在落实总目标中,拓宽援疆广度,挖掘援疆深度,强化援疆力度,提高援疆综合效益,实现了对口援疆安全有效高效推进。
——产业援疆带动社会就业。今年2月开工建设的河南援疆项目——冻干果蔬项目即将投产运营,预计将直接吸纳本地员工200余人,年加工农副产品5000吨;此外,在今年实施的重大产业援疆项目还有:安排援疆资金3000万元,建设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民族服装产业项目;安排援疆资金1.38亿元,涉及旅游设施建设的多个项目;安排援疆资金2000万元,构建的集代购代售、物流配送、综合便民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商平台系统;安排援疆资金1.35亿元,建设的就业创业基地和农牧民再就业市场。
——教育优先助力哈密教育全方位发展。年初以来,开工建设豫哈实验学校和其他13所中小学教学楼等项目,新建豫哈双语幼儿园在内的双语幼儿园24所,实现了我市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应建尽建;加快信息化建设,助力我市在全疆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园光纤接入、校校有录播教室、校校间互联互通全覆盖。借助河南援疆,我市各区(县)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组团式”医疗援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河南“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推动下,市第二人民医院打造的东疆肿瘤诊疗中心,今年收治的肿瘤患者数量比去年增长57.5%,哈密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近治疗的愿望得到进一步满足。由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协调组织的3个月40人的“河南名医哈密行”、6个月46人的“河南专家赴哈支医”等活动,先后诊疗2.3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980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7项,填补哈密医疗空白45项,填补自治区空白2项。同时,在河南援疆的助力下,我市实现了乡(镇)和社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援疆干部人才人人在哈密有亲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计划内的223名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在哈密全部结了亲戚。在近期开展的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中,河南援疆干部人才与哈密各族干部一样,带着行李住到了亲戚家,增进友谊,深化团结。与此同时,河南援疆还调动全社会力量,组织协调推动豫哈两地文化交流、学校结对、医院共建、人才互动、社会结亲,推动实现河南省县(区)与哈密各乡(镇、街道)、贫困村结对共建的全覆盖,深化豫哈两地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