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辉
“夏迪古丽,你和你老公都来穿上试一试,看合不合身,拉锁可以拉上吧……”“刚好,很合身呢。这件羽绒服很漂亮也很暖和,而且这颜色也正是我们哈萨克族很喜欢的白色,太感谢了。”12月12日一大早,在伊州区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居民加山·坎吉汗家的院子里,一顶装饰精美的牧家乐毡房里传来阵阵欢笑声。
伊州区委副书记、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长马宏伟和26名伊州区援疆干部人才带着行李和礼物,在各自亲戚家“安营扎寨”后,特意给亲戚加山夫妇送来新衣服。
加山是快乐克小区一棵树村村委会委员,他还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差事。妻子夏迪古丽·卡哈尔经营着牧家乐,院里精致的毡房就是其中的一间,一年收入可观,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夏迪古丽很勤快,每天都把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把炉子烧得很热,生怕我们冻着。”马宏伟说。
“马书记对我们太好了,平时经常来看望我们。入冬前,援疆干部都给各自的亲戚买了2吨煤,还直接送到了家门口。今天又给我和老公买了衣服,真的很感谢。”夏迪古丽说。
试完衣服后,马宏伟拿出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读本,向加山一家宣讲了报告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家喝着奶茶,边喝边聊。一本报告、一个火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整个毡房暖意洋洋。
“本次‘结亲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结亲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在学习、劳动中加深感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援疆干部与结亲户携手走进新时代、创造新辉煌。”马宏伟说。
在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旭的亲戚哈帕斯·巴依库热家中,哈帕斯的妻子巴克西·依迪热西和她75岁的婆婆正在制作哈萨克族美食熏马肠。
“这粉色的小书包是给咱家小闺女的,她肯定喜欢,还有这件羽绒服,等大儿子从学校回来让他穿。”当李旭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巴克西时,她格外开心。
“我老公去冬窝子放羊了,李主任一来就帮我干家务。今年夏天我家房子漏雨了,他帮忙拾掇了房屋。我儿子在伊州区上学,李主任平时有空就去看望,还送了一些文具,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巴克西感激地说。
李旭笑着说:“结亲就应该实实在在地为亲戚做点事,这才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嘛。”
得知阿斯哈尔·沙里木喜得千金,河南援疆干部、伊州区规划局副局长葛咏带着棉被、棉衣和毛绒玩具来到亲戚家表示祝贺。
“我和弟弟亲得很。今年夏天,我爱人从河南来到哈密,我把她领到弟弟家来了。我们约好有机会,全家一起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这也是弟弟的心愿。”葛咏笑着说。
几个月前,葛咏给阿斯哈尔的大儿子买了一部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希望他好好学习,拓展知识领域,学好国语。阿斯哈尔回忆起葛咏及援疆干部邀请北京阜外医院的医生来到快乐克小区,为像他岳母一样患有风湿病的村民义诊的情景,他充满了感激。
“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也是援疆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葛咏说。
河南援疆干部、伊州区卫计委副主任梁士杰告诉记者:“针对村民多发风湿病、心脏病,我们发挥专业优势,去乡卫生院开展培训,帮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村民。”
“接下来几天,我们还将举办十九大知识竞赛和拔河比赛、篮球赛,为有条件的结亲户搭建蔬菜大棚,为冬窝子放羊的牧民运送饲料,扎扎实实地把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好。”马宏伟告诉记者。
快乐克小区是2012年伊州区实施的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工程,小区内公交、卫生院、幼儿园、警务室等一应俱全,配套设施完善。
如今,搬迁安置的农牧民逐渐转变观念,依托“牧家乐”发展特色旅游、养殖、庭院经济、农副产品及畜产品生产加工等,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快乐克小区呈现出一片美丽和谐的景象,也见证着豫哈情深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