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援疆中,河南积极实施教育援疆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动哈密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河南与哈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大家心和心也贴得越来越近。
在今年到哈密的第九批援疆教师共有59名。在这支队伍里,段廷兆和闫丽君夫妻俩都是河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普通教师,当初得知第九批援疆学校有名额时,两人都报了名。
可是,他们走了,三岁的女儿怎么办?老父亲怎么办?一番思索后,他们决定全家一起来援疆。
河南省援疆老师 闫丽君
家的意义是什么,家的意义就是说,人在哪家就在哪。
74岁的段文军是第一次来新疆,虽然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点不适应,但为了支持儿子儿媳的工作,老先生没有一句怨言。
段廷兆的父亲 段文军
不让他们分心,让他们好好在这支援边疆,多待一天,给这里多做点工作。
三岁的女儿段玉菡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哈密之后在市中心幼儿园就读,这所幼儿园也是河南援建的。段廷兆和闫丽君到哈密后,在哈密二中任教。.
正是一批又一批像段廷兆夫妻这样的河南教师和当地师生的共同努力,哈密二中已成为哈密地区教学质量最好的高中之一。
近几年,在河南的帮助下,哈密的中小学还实现了与河南省结对帮扶全覆盖。
红星高级中学教师 张凤莲
在教学理念上,以及教学方法上,还有教学风格上面,我觉得都给我们很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河南高校在哈密开办了教育管理、中文、医学等研究生班。
通过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4所高校对口支援,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东疆地区无高校的空白。
新一轮援疆工作中,“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也是河南援疆的一个重点,一大早,哈密市伊州区的35名援疆干部就来到了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与哈萨克群众集体结亲,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不仅在哈密,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河南,也上演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4岁的新疆小姑娘阿迪拉·阿不力孜因早产,出生时就患上了脑瘫,2016年7月,她和新疆12名脑瘫患儿一起,来到了河南汝州金庚康复医院,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免费康复治疗。
从刚来时的不能站立,到现在的蹒跚行走,小姑娘的笑容越来越多。
阿迪拉的妈妈 古丽苏姆
我第一次看她(会走路)的时候,我自己也哭起来了,看着她就哭起来了,她自己也高兴,说妈妈我会走路了,我们回新疆吧。
从2015年起,河南汝州金庚康复医院共接收39名新疆脑瘫患儿来河南免费治疗。为治疗更多的脑瘫患儿,金庚医院与和田罗科曼医院,联合成立了新疆和田金庚罗科曼脑瘫儿童康复中心,目前已救治患儿900多名。
据了解,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共派遣援疆干部799人,有力支援了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