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日报记者 安艳
“大家好!我是河南来的哈密人刘志怀,很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句故意混合着河南方言与哈密土话的开场语,让与会者耳目一新。
近日,在伊州区丽园街道友谊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
友谊社区大党委的党员干部、辖区居民们听完党的十九大代表、河南援疆干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志怀作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后纷纷表示,宣讲内容非常接地气,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学习到了党的十九精神,感受到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他给我们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跟我们群众有关,我们爱听,也都能听得懂。”友谊社区老党员高进连如是说。
在伊州区五堡镇阿克吐尔村,刘志怀把村民们关心的孩子上学就业问题作为宣讲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这让正在犹豫是否让儿子上技校的村民艾尼瓦尔·依明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何让不同听众都能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解透彻,是刘志怀一直思索的问题。为此,在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每次宣讲前,刘志怀都要花时间精心做准备,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宣讲。
在社区,刘志怀侧重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民生看点;在学校,刘志怀解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援疆干部中,刘志怀结合自身经历,讲援疆干部如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援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交通运输系统,刘志怀则会把交通强国作为主要宣讲内容……
在河南理工大学,刘志怀结合援疆经历为该校作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师生们听完报告后都说他的报告现场感强,仿佛把大家带入了党的十九大会场,也让他们对新疆、对哈密更亲切。
“我是一名援疆干部,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豫哈两地生根发芽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是河南人,也是哈密人,结合我的援疆经历宣讲,让两地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更紧。”刘志怀如是说。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刘志怀辗转豫哈两地,在哈密市机关单位、学校、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社区作了20余场(次)的宣讲,听众达16000余人(次)。
作为一名3次援疆、已在哈密奉献7年之久的援疆干部,刘志怀表示,接下来,他将为河南省和哈密市各区(县)、“访惠聚”工作队、基层单位、村(社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豫哈两地人民的心中。
同时,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刘志怀正在与同事们一起着手规划未来几年哈密职业教育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诠释党的十九大代表的担当,诠释一名援疆干部的使命。
巴里坤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巡回演出活动
哈密日报讯 通讯员左娟 胡龙报道
连日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镇组建5支特色文艺宣讲小分队走进各社区,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巡回演出,他们把报告里的“书面语”变成老百姓更容易听懂的“家常话”,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达给各族群众,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12月11日,巴里坤镇天山路社区文化室里热闹非凡,特色文艺宣讲小分队成员开始了他们的小曲子说唱表演。“十九大会议喜报传,土地承包再延三十年。精准扶贫近五年,贫困帽子甩了个远,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农村面貌大改观。”听到这里,社区居民连连点头,不时地拍手叫好,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宣传,习总书记的报告是经典,全面理解其内涵,深刻领悟新论断,精读细研要学懂,增长知识与才干,优惠政策说不完,‘一带一路’谋发展,紧紧围绕总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草根宣讲员郑秀艳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把自己的感触以快板和微宣讲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居民宣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有关医疗、教育等政策。
郑秀艳说:“报告我学习了几遍,并做了笔记,逐字逐句地去理解。我们城镇组织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作为一名草根宣讲员,我也想把党的好政策让每一个居民知晓。”
当天,来自舞动青春健身队的队员们身穿统一的运动服,跟着动感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健身队负责人朱瑞花说,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她和队员们按捺不住喜悦之情,特意编排了广场舞《撸起袖子加油干》,想要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每个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5支特色宣讲小分队是由巴里坤镇各社区干部、居民以及文艺爱好者共同组建,他们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社区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天山路社区居民姜莉说:“今天搞的这个活动特别好,他们通过小曲子、快板、歌舞等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策融入其中,使我们在看节目的过程中学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复兴路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2月12日下午,伊州区东河街道复兴路社区党支部在辖区内4个家庭党校,组织开展了“心系十九大 增添正能量 作出新贡献”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记者刘亚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