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 13:23:09 来源:哈密日报
■本报记者 赵玉伟 寇俊峰
6月29日下午,师大会在哈密市中心河南省医疗卫生援疆专家“传帮带”拜医院举行,第九批援疆专家与我市中青年医疗技术人员建立了16对师徒关系。自河南省对口援疆以来,先后选派103名卫生援疆干部、340名医疗卫生专家和87名名医来哈,累计接诊11.1万余人(次),主持和参加各类手术3210台,培养各类人员2.1万人(次),提升了我市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
此举只是河南省在医疗卫生民生项目援疆中的一个小小的子项目,但给哈密各族群众带来的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大实惠。
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立足哈密实际,充分发挥河南省在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模式,精准援疆,助力哈密稳定发展,有力推动了哈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的持续夯实。
产业援疆:提升自身发展潜力
天山脚下,戈壁滩上,“河南烙印”熠熠生辉、处处可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在6年时间里源源不断地从河南各地嫁接到了哈密的土地上,很多优势产业经过精心培育,已结出丰硕果实。
河南省对口援助哈密以来,哈密累计对接签约河南籍企业洛阳双瑞风电、河南煤化、昊华骏马化工、洛钼集团、弗光太阳能等投资建设的各类产业项目100多个,落地40多个,到位资金260亿元。
相继落地的产业援疆项目成为拉动哈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用,目前已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500多亿度,极大提升了哈密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升值,而郑州弗光太阳能、洛阳双瑞风电等一大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哈密之后,使得哈密拥有了整套风电装备本地化制造的能力,有效破解了哈密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众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之外,产业援疆政策的实施,同时促成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吸纳了近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在此过程中,伊州区花园乡、陶家宫镇、五堡镇等乡镇民族服装厂的发展得到扶持发展,让有就业意愿的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刺绣技能,引进开封汴绣,实施了巴里坤刺绣产业园项目;助力建设了6600座日光温室大棚、特色枣园种植基地10050亩,1600座育肥棚圈和食用菌种植大棚…… 2015年5月,河南援疆又积极促成了新疆农产品交易馆在郑州开馆营业,为哈密农牧民发展农牧特色产业拓宽了销售渠道。
民生援疆:助力百姓安居乐业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7.64亿元,而其中的90%都用在了安居富民、双语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上。在此期间,15万农牧民借助河南援疆的力量乔迁新居,1.1万名各族中小学生先后搬进了新校舍,1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哈密所有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18个社区阵地、36个村级组织阵地得以新建、5个村级组织阵地得以改扩建……
当地群众一提起河南援疆干部人才,便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做的民生实事儿,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数也数不清……”
而让哈密群众最为称道的则是河南援疆为哈密医疗行业带来的巨大改变。由于哈密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特别是基层的乡镇、县(区)医疗人才缺乏,基层群众就医,尤其是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的就诊就医难问题突出。
针对这个现实,2015年11月,在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协调下,“百名河南名医援哈”工程正式启动,每批30名名医坐诊市、区医疗机构“河南援疆名医诊疗室”,让哈密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作为“百名河南名医援哈”工程的有效补充,河南还持续派驻短期支医医生,开办临床医学类研究生班,助力哈密医疗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河南援疆的支持下,哈密乡镇医疗远程医疗会诊实现了全覆盖。
2015年3月30日,由河南省援助资金4500万元,总投资5300万元的哈密市肿瘤中心揭牌,医用直线加速器也同日开机,一举填补了哈密区域肿瘤放射治疗的空白。
文化援疆:促进两地交流交融
河南省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何把中原优秀文化输送到哈密,从而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是援疆干部念兹在兹的问题。
2014年2月,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关键时期,河南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邀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红旗渠精神讲解员李蕾、全国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来到哈密,为哈密各族党员干部作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李连成先进事迹报告。
这次文化交流直接促成了一辈子默默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哈密市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先进事迹的广泛传播,《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聚焦哈密,对焦裕禄精神在边疆大地上的传承和发扬,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和报道,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称号。
此后,河南援疆指挥部又促成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与哈密市委党校、十三师党校结对共建,实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在边疆地区弘扬传播常态化。
经典豫剧《全家福》《朝阳沟》等一大批剧目被带到了哈密,河南的品牌电视节目《汉字英雄》《梨园春》《武林风》的摄制组等也多次走进哈密,受到哈密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喜爱。
今年2月21日,223名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正式全员进疆开展工作,在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之后,他们确定了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根本目标,把支持反恐维稳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产业带动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互动交流作为重要载体,把提升人才能力作为重点工程,把和少数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重要内容的援疆工作思路与规划。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表示,他们将在忠诚担当奉献中履行援疆的使命,树立河南援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善行天山的干事形象,续写河南援疆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