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3 10:39:26 来源:哈密日报
■通讯员 赵海琴 周峰 左娟 郑潇
万里援疆,民生为重。从2010年起,一批又一批河南援疆干部阔别故土,来到偏远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为这里的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他们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攻坚,用持续不变的激情,突出做好“就业、医疗、教育、人才” 等援疆工作,他们将援疆大爱播撒在广袤草原上。
今年7个援建项目惠及各族群众
今年,巴里坤县项目援疆是重头戏。在援疆干部的积极运作下,确立了7个建设项目,其中1个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援疆资金达5988万元。项目涉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产业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
7月6日,巴里坤县海子沿乡海子沿村牧民波拉提汗·吐尔斯别克一家特别开心,他们正忙着为新建成的安居富民房装修。
波拉提汗说,他家以前仅靠养殖20多只羊、种植几亩小麦维持生计。2015年起,巴里坤县连续打造巴里坤湖旅游项目,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波拉提汗买了8头奶牛,加工奶制品到巴里坤湖景点上销售,仅此一项一年收入近2万元。如今波拉提汗还打算利用新建的15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发展牧家乐。像波拉提汗一样,当地通过旅游项目就业的达上千人。
不久前,河南援疆干部、巴里坤县县委副书记郭向工一行视察安居富民房工程,波拉提汗拿出自家的奶制品请郭向工品尝,并感激地说:“我现在的幸福生活与援疆干部的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
今年,巴里坤县安居富民工程在全县11个乡(镇、场、区)建设1145户,其中新建1118户,改扩建27户, 楼房359户,建筑面积达85951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其中援疆资金1381万元,工程于4月中旬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安居富民工程开工786户,开工率70%,主体完工560户,完工率50%,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农牧民陆续搬进新房。
今年的援疆项目还有巴里坤县乡村双语幼儿园、贫困农牧民就业基地建设项目和民族服装产业建设项目等。
医疗援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近年来,河南省医疗援疆队伍通过手术示教、业务讲座、业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巴里坤县医疗技术骨干、填补医疗技术空白,助推巴里坤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也让巴里坤县各族群众实现了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的愿望。
7月8日,河南援疆干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启敏带领医院的技术骨干完成了一例复杂的手术:筋膜内保留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子宫全切除术。这已是她在巴里坤县成功实施的第三例这类手术了。前两例手术的患者来复查过,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精神状态特别好。
据马启敏介绍,这个手术的好处就是在切除子宫内病灶的同时,能保留女性子宫内卵巢、韧带的血管,又利用这些造一个“小子宫”,这样不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生活质量也不受影响。
在患者的病床前,马启敏和声细雨地与患者交流,还细心叮嘱患者家属有关饮水、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马启敏来自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她作为河南省第七批援疆医疗队队员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工作半年。第一次援疆,马启敏带领巴里坤县医院的同事,先后完成恶性肿瘤手术1例、子宫全切术18例、妇科手术46例、高危妊娠孕妇剖宫产50多例。
今年,马启敏再次来援疆,她不仅医疗技术精湛,对医院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面也提供了很大帮助。短短6个月时间,她得到了医院同事和各族患者的认可。
来自河南安阳的援疆干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甲臣,也得到各族患者的交口称赞。
78岁的巴里坤县城镇居民李月新是一名退休教师,她患有关节炎,她听说了张甲臣的精湛医术,来到医院接受中医理疗。
李月新说:“我在县医院扎了3天针,觉得走路时腿有劲了,手的麻木也减轻了,我很高兴,想不到这么快就见效了。”
张甲臣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巴里坤县关节病、颈腰椎病变患者较多,针对这类患者,他与科室主任一起拟定了中医治疗这类疾病的方子,通过系统化、正规化的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巴里坤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朱永安说:“我大学刚毕业不久,临床经验较少,理论知识也比较欠缺,张主任手把手地教我,通过向他学习,我在疑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收获挺大的。”
从2014年起,来自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中心医院的26名援疆医疗专家先后来到巴里坤县开展医疗援疆,他们切实发挥医疗专业技术优势,认真开展各项诊治和送医送药活动,给各族群众带来了福音。
今年, 安阳市又从三级甲等医院中选派7名援疆医疗队员来到巴里坤县,涉及儿科、耳鼻喉科、心内科、中医科和麻醉科等。他们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管理人才学习交流”等形式,让本地医务人员与援疆干部人才结成“师徒”对子或工作搭档,着力推动巴里坤县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和本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8年来实施河南援疆项目43个
在巴里坤县城乡各处,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伊始,河南省就从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谋划实施了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住房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随着越来越多援建项目的开工和建成,河南省与巴里坤县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郭向工介绍,2010年至2017年,巴里坤共实施援疆项目43个,其中援疆资金5.2亿元,主要用于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产业发展、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特别是2017年实施的7个项目,援疆资金涉及5988.5万元,目前各项目进展都比较顺利。
海子沿乡中心幼儿园内,崭新的综合教学楼让人眼前一亮,教学楼里每个班都配有教室、睡房、盥洗室,床、桌椅、板凳都是给孩子定制的,活动场地也非常宽敞,蹦床、滑梯等一应俱全,各种设施一点不比城里的幼儿园差。
海子沿乡中心校校长海拉提说,海子沿乡中心幼儿园是2012年9月份交工的,现有学生237名,教师18名, 孩子们全部由校车免费接送,课本费、体检费全免。
海子沿乡中心幼儿园的建成是近年来巴里坤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一个缩影。2011年,巴里坤县分别在海子沿乡、大河镇、奎苏镇、八墙子乡、山南开发区新建5所幼儿园,总投资700万元,全部为援疆资金,每所双语幼儿园设计规模均为600平方米。
从2011年到2017年,巴里坤县共新建15所双语幼儿园,其中:2012年援疆资金投入550万元,新建城东新区和奎苏镇大柳沟富民兴牧新村双语幼儿园;2016年援疆资金1275万元,新建3所双语幼儿园,今年,计划投资145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1082万元,新建5所双语幼儿园等。
一个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教师素质较高的双语幼儿园,正成为农村孩子们不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有力保障。
在海子沿乡海子沿村,用援疆资金新建的安居富民房不仅宽敞明亮、功能一应俱全,还将安居房与“庭院经济”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打造安居和增收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海子沿村牧民萨吾烈·阔阔那也说:“我只花了2万元就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现在我有自己的菜园子,不仅自己够吃,还能卖一部分,增加收入。”
海子沿乡规划办负责人韩志强说,海子沿乡定居兴牧工程共建成435户,总投资4050万元,其中370户是河南省援疆的工程,援建资金1205万元,工程完工后大大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也增加了农牧民的就业机会,现在新建的定居兴牧房已经全部入住。
从2010年到2017年,仅安居富民工程,巴里坤县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其中援疆资金1.1亿元, 共计援建安居富民房11149户,成为巴里坤县援疆资金中投入最大的惠民工程。
近两年,巴里坤县实施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援疆资金5000万元。
巴里坤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正在紧张实施当中,预计今年7月底全面完工。该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85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200万元。县旅游局局长陈建荣介绍说,巴里坤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头道河子旅游区和高家湖生态旅游区共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援疆资金500万元。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投资将近1500万元,通过规划设计,今年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环湖道路、宿营地、接待中心、厕所等配套设施都建好。
当地农牧民就近在家门口销售马奶、驼奶、牛奶等奶制品,还通过骑马照相、小羊拉车以及销售旅游纪念品,开办农(牧)家乐增收致富。海子沿乡中心校学生买热叶依·别克说: “我放假了帮着爸爸做生意,一天能挣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