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三伏天,张娅在新疆哈密协调完工作后,又冒着高温酷暑奔赴千里之外的伊犁特克斯县生态环境局谋划生态环境项目,并达成初步意向。
1993年7月参加工作的张娅,是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河南地质系统“技术+管理”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正高级工程师,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局党组决策部署,落实中心各项职能。对上承接贯彻上层领导的经营、技术和管理要求,对下启发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与潜能,不仅在中心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还长期在第一线与经营团队战斗在一起,团结带领大家勤勉尽责、担当作为,主导完成各项经营工作任务,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赞扬。
多年地质生涯中,张娅以其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在地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多项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
张娅积极响应地质援疆政策,多次赴新疆各地开展工作,与当地多个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哈密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中,面对立项的重重困难,张娅坚持不放弃,最终成功争取到175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她的努力不仅为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河南地质援疆工作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河南省内,张娅同样以项目为王,推动了多个生态环境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例如,在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中,张娅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局面,立即召集专家小组研究实情,明确任务,商讨办法,按照“挂图作战”的方式,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推进实施。中心承担的勘查设计项目4个、监理项目3个,项目涉及800万到1.01亿元单位工程均进展顺利,全面保证了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张娅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主持完成了多次招聘,引进了大量高层次地质人才,为中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她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确保了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同时,她鼓励年轻技术骨干到地方挂职,以实际行动推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科技创新方面,张娅主导编写并实施了多个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她主导编写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决算编制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评估规范》、《边坡工程技术标准》、《水热型地热供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等4个技术标准和规范已发布实施。此外,她组织编写的地方标准《滑坡防治工程技术标准》也即将发布实施。
张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多项荣誉。她多次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局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她的工作为河南地质援疆工作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也为地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