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哈密市农业农村局驻苏吉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帮养殖示范户将领到的卢氏绿壳蛋鸡装入笼舍。邢亚丽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4月27日一早,加合斯别克·额德日什来到一排鸡笼前,往食槽中添加饲料。一只只蛋鸡拥在食槽前,个个羽毛艳丽,精神健旺。加合斯别克说:“这是卢氏绿壳蛋鸡,是河南援疆干部给我们送来的礼物。我家有30只,长得好得很,每天都下蛋。”
伊州区大泉湾乡圪塔井村羊肚菌种植大户裴云定在查看羊肚菌的烘干情况。李华摄
加合斯别克是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二组人。一周前,河南省援疆干部、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方先珍带队来到村里,给村民免费发放了300只卢氏绿壳蛋鸡。加合斯别克是10户养殖示范户的其中一员。
卢氏绿壳蛋鸡是河南省三大优良地方鸡种之一,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羽毛艳丽、善于飞翔,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产蛋量高等特点,所产绿壳鸡蛋口感好,营养保健价值高。
“2021年10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给哈密市赠送了3500只卢氏绿壳蛋鸡苗,由哈密博瑞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目前,所有鸡苗已生长成熟并开始产蛋。这次送给苏吉西村的300只鸡是其中的一部分。”方先珍说。
为确保村民增收,方先珍还给村民们讲解了养殖技术要点,哈密博瑞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给10户养殖示范户发放了饲料、饮水器、食槽等。在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支持下,哈密博瑞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兜底销售,定期从村民手里回收鸡蛋销往哈密市各大商超,在产蛋期结束后还将回收淘汰鸡,消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我们将以卢氏绿壳蛋鸡养殖示范项目为平台,让蛋鸡养殖项目逐步产业化,成为全村农牧民新的增收途径。”哈密市农业农村局驻苏吉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阿不都热衣木·赛提说。
4月23日,哈密市农业农村局驻苏吉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帮苏吉西村的养殖示范户安装鸡舍食槽。 邢亚丽摄
除了卢氏绿壳蛋鸡,来自河南省的羊肚菌也成为帮助哈密市农民增收的“礼物”。
4月份正是羊肚菌采收季节。最近几天,伊州区大泉湾乡圪塔井村种植羊肚菌的农户心里乐开了花。在河南省援疆干部的帮助下,种植户们掌握了先进的栽培技术,有了优质的羊肚菌种源,一座大棚产量超过500公斤。菌形好,菌味浓,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公斤150元以上。
2018年,圪塔井村村民裴云定看准羊肚菌市场,与几名农户成立了伊州区江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3座大棚里小规模试种羊肚菌。由于缺乏优质种源和先进技术,连续几年产量都上不来,单棚产量只有100多公斤。2020年,哈密市农业农村局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积极与河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联系。援疆干部牵线搭桥,请专业从事食用菌种植业的河南省中农种业有限公司来哈密市考察。之后,该公司在哈密市注册成立了新疆天山雪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圪塔井村村民发展羊肚菌种植业。
两年来,“天山雪菇”的技术人员一直驻扎在圪塔井村,手把手地给村民们传授羊肚菌种植技术。空气温湿度控制、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管理、采收后的分级与储存……乡亲们掌握了一个个技术要点,羊肚菌的产量越来越高。
伊州区大泉湾乡圪塔井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里的羊肚菌长势喜人。李华摄
“如今,圪塔井村羊肚菌的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3座大棚发展到100座。今年单棚平均产量在400公斤以上、产值超过6万元。我们很感谢援疆干部,很感谢‘天山雪菇’公司。”裴云定说。
“我们将以圪塔井村为示范点,继续发展羊肚菌种植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河南省援疆干部、哈密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