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红山农场牧业第二作业区退休职工毛林?包鲁斯汗和妻子正在棚圈内挤牛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电话是毛林?包鲁斯汗的儿子巴合提别克?毛林从苏海图牧区打来的。
毛林?包鲁斯汗一边挤着牛奶,一边问:“儿子,你们现在住在新房子里,怎么样?”
电话那头,巴合提别克?毛林高兴地说:“爸爸,新房子暖和得很。你们就放心吧!”
近年来,红山农场进一步改善边境管护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边境管护人员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11月5日21时左右,红山农场苏海图边境的管护人员安全抵达目的地。在牧业第二作业区主任胡思满?田孜依的组织下,大家连夜欢天喜地将生产、生活用品全部搬进新房,彻底结束了三四十年来住地窝子、石头房以及木屋的历史。
每年,边境管护人员都要在苏海图牧区放牧守边。毛林?包鲁斯汗和他的父辈都是管护员,如今,儿子接过了他手中的羊鞭,也接过了护边卫国的使命。
为了看到牧区的新变化,毛林?包鲁斯汗这次也帮着儿子把羊群转场到苏海图牧区。
摸着旧房子熟悉的石墙,老人回忆说,这座老房子是用石头一层一层修起来的,又冷又小又黑,被子洗得干干净净拿进来,两天就熏黑了。他们从父辈手中接过老房子,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仰头看看三米多高的新砖房,老人激动不已:“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团场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两间砖房,又亮又热又暖。感谢党和国家。”
第二天一大早,看到护边人员住进新房,一切安排顺利,胡思满?田孜依高兴地说:“今年,红山农场党委为了改善边境管护人员的生活条件,修建了9套砖木结构的新房子,让管护人员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带领管护人员更加尽职尽责守好边境。”
住房的巨大变化,让管护人员欢欣鼓舞。毛林?包鲁斯汗老人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把在苏海图的管护人员及家属一起请到家里,煮上鲜美的羊肉,共贺乔迁之喜。
大家说着笑着、吃着乐着。在哈萨克族悠扬的乐曲声中,男女老少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欢声笑语在苏海图牧区上空久久回荡。(刘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