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共产党哈密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把握《意见》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牢牢聚焦“政治性、共同性、现代性、融合性、规范性”5个方面,加快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杆和典范。而要突出融合性,就必须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方向,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的丰富内涵,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族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会议召开后,伊吾县文化领域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本职工作,厚植传统文化底蕴,搭建交流交融平台,切实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伊吾县文体广旅局干部 边黎晨说:“今年我们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盘清伊吾文物家底,进一步廓清伊吾历史沿革。通过活化文物资源,讲好伊吾故事,让‘文物说话、历史发声’,揭示伊吾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过程,讲好伊吾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查也可以大大丰富伊吾旅游资源、为旅游产业赋能,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嵌入景区,向八方来客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多元一体心连心’的伊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注入其中,并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的吸引力。充分利用河南文旅援疆资源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伊吾各族群众心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为各族人民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平台。”
伊吾县文体广旅局副局长马蕊是一名援疆干部,她告诉记者,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旅促“三交”计划实施以来,河南充分发挥人口大省、文化旅游大省和新疆哈密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创新文化旅游援疆模式,全力实施文旅智力支援、旅游宣传推介、文旅产业发展等重点工程,培育了一批品牌活动,推动豫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丰硕成果。
伊吾县文体广旅局副局长 马蕊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推动人口流动、深化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带动就业、增收富民、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伊吾文化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当地群众。一是打造精品线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补齐旅游短板,改善伊吾县全域旅游条件,打造伊吾胡杨林旅游等核心景区和精品线路,开发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新旅游产品。二是创新宣介方式。加强伊吾魅力人文和大美风光宣传推介,深入对接开展‘河南人游哈密’‘引客入疆’等专题活动。三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充分依托新疆文化资源创作主题文艺精品,打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新疆文化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全面提升游客参与度、体验感和获得感,引导各族群众在旅游中准确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近年来,伊吾县中心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全校各民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伊吾县中心小学工会主席 宋俊平说:“我校重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导向,通过升国旗、爱心生日会、主题班队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形式开展四史教育,让红色历史指引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和哈密市第六小学、前山乡学校开展共建联盟,和河南周口文正学校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