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来看演出,非常震撼,表演者们身上那种不服输、团结、坚韧的品质值得孩子学习。”红星一场居民徐小琴激动地说。
少林金刚拳、象形拳、铁布衫、罗汉阵……9月12日至17日,“豫疆情·兵团行”中原文化走基层河南省少林延鲁武校艺术表演团慰问演出走进师市,为师市广大职工群众送上一场“饕餮盛宴”。
少林功夫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又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少林武术文化资源,此次演出让师市广大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少林功夫的魅力。
“这次的演出,我们加紧排练,就是为了能把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功夫技艺带给十三师新星市的观众们,让大家能够看到一场难忘的功夫盛宴,也希望通过这次演出,增强豫兵文化交流。”河南省少林延鲁武校艺术表演团教练窦帅说。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把文化援疆作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凝心举措,充分发挥文化大省历史底蕴深厚优势,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文培元,积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除了送中原文化下基层,推动豫兵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师市还善于用好援疆资金,做好文化援疆项目。
走进河南省重点援建项目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一件件历史文物有序陈列,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自5月正式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疆内外游客1.5万余人次。目前,该博物馆已成为哈密区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军垦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展示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均为河南省援疆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河南省专门派出柔性援疆工作专家小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指导。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博物馆先后建立了4000余件博物馆藏品的电子预览表,规划展示了1000多件展品,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了解十三师新星市的一张专业文化名片。
今年,河南省多形式、多频次、广覆盖地开展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共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24个,组织创作优秀文化作品100件,开展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活动95场次,覆盖职工群众8.9万余人次,实施文艺人才培训、基层文化骨干培训项目13个。
师市党委常委、十三师副师长、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王永峰说:“我们将继续发挥河南文化大省优势,紧密结合各族职工群众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举办‘中原文化天山行’‘兵团文化进中原’等双向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河南文化润疆工作的厚度、广度和契合度,切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