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青年节。
30多年前,三个20多岁的中外青年,一位24岁的日本青年,一位27岁的英国青年,一位22岁的中国青年,在偏僻、荒凉的星星峡相遇。
这是《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一书中的一节。
30多年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24岁的日本青年大村一朗,历时900天,徒步12000公里走完了丝绸之路。
在星星峡,他遇到了同样年轻的两个青年,他们三个年轻的灵魂,追逐着怎样的梦呢?
在路上,他和27岁的英国小伙克里斯,在路边相逢后就地扎营过夜,喝咖啡、聊天。
克里斯的旅行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两年来,克里斯独自骑行了——欧洲、中东、中亚、西伯利亚、蒙古、中国、日本……马上要迎来旅途中的第三个生日。
大村一朗问克里斯为什么选择骑行,克里斯说:青春当远行,顺其自然。
在星星峡一家招待所入住后,大村一朗认识了一位在附近采石场干活的22岁工人朱子青。
朱的宿舍在招待所附近,建在他们的工场里。那是一个采光极差、阴冷潮湿的房间。偌大的空间里只放着一张床,床边堆了一些笔记本、书籍,还有一把吉他。书籍里有一本高中英语课本,每一页都记满了笔记。
“我家在农村,没钱,没上过学。我自学了英语。”
朱立志要当小说家。他告诉大村一朗,床边堆积的十几个笔记本就是他已完成的书稿,剩下的部分还需要10年才能完成。他的小说以他出生的农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角,描写他们的理想、追求与苦闷。
朱的房间贴满了毛笔写的励志的字。他扯下一张送给大村一朗,上面写着两个字:渴望。
“星空之下,我遇到了这位文艺青年。尽管在他奋斗的路上布满荆棘,但他有梦想、有追求,且愿为之而奋斗。”
“心若不死,成功可待。”大村一朗在书中写到。这既是对这位文艺青年的期许,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丝绸之路行的鼓劲。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三位星星峡里的追梦青年,也垂垂老矣,他们的梦实现了吗?
《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 【日】 大村一朗 著 孙立成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11月第一版 照片来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