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鹏的书房,名曰“西域书屋”。图由作者本人提供
这也是一组延续了十几年,至今也没有写完的读书札记。
作者李宜鹏,他是一名记者、编辑,现在河南省报业协会工作。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作为河南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哈密工作。业余时间,他喜读有关哈密的书籍,并通过这些书籍了解哈密的历史。久而久之,积累了一些读书札记和随感,名曰“书中的哈密”。
援疆期间,在《哈密日报》专门开设了“书中的哈密”专栏,陆陆续续连载他写得这些读书札记,时间坚持了1年多,刊登了大约三四十篇千字文。这些文字,都是他从阅读的近百本书籍中看到的无穷魅力的哈密。
三年援疆路,一生哈密情。尽管结束援疆离开哈密已经10年了,但作为曾经的援疆人,他一直坚持读与哈密有关的书,只要看到和哈密相关的书籍基本都会买下来,日积月累已集存了上千本。
一个中原汉子,为什么会如此热爱哈密?
只因哈密是一个充满着无穷无尽神秘魅力的边城。同时也来自一种浓浓的援疆情谊!“书中的哈密”到底有哪些神秘的记载和传奇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认识哈密,了解哈密,读懂哈密,征得李宜鹏同意,从今天起,“哈密发布”公众号将陆续登载这些有关哈密的读书札记。
请您持续关注《书中的哈密》——一个关于哈密的读书札记。
哈密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
距今3000年前,出现了哈密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记载的人物——“归遗”。
图为哈密的白杨沟遗址。哈密大地上古文明的遗址很多,如远古的石画分布甚广;五堡的古墓葬群规模庞大等等。曹新加/摄
归遗出现在《穆天子传》中,该书是公元前1000年周穆王西行的故事。此书卷四,记载周穆王到了哈密,见到了当地人归遗。这个归遗,应该是哈密最早记载的名人了。他很富有,见到周穆王后,“归遗乃献良马十驷,用牛三百,守狗九十,牥牛二百以行流沙。”
周穆王也很慷慨,赐之黄金、贝带、朱、桂姜等,“归遗乃膜拜而受。”最早的名人归遗在书中就出现了这两次,一次送礼,一次收礼。
另外,当时的哈密叫“西膜”,应该是哈密在历史记载上第一次出现。
当然,该书所记载太久远,神话和传说成分居多,解读也有多种。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古西行记选注》之《穆天子传》选自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西行记选注》,为“西北史地资料丛书”的一种。
作者简介
李宜鹏 当过记者、做过编辑,现为河南省报业协会秘书长。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作为河南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在哈密日报社工作三年。“三年援疆路,一生哈密情。”业余时间,喜读有关哈密的书籍,了解哈密的历史。久而久之,读了一些有关哈密的书籍,积攒了一些读书札记和摘抄,集纳之,名曰“书中的哈密”。因是随性为之的读书笔记,错漏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