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援疆工作以来,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充分发挥河南文化资源大省优势,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主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文化润疆新格局,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市民在豫书房读书。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1月30日,家住豫园附近的市民迪丽努尔·艾山来到由河南援建刚刚落成的豫书房,成为豫书房的首位体验者。“这里图书种类齐全,借阅非常方便,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迪丽努尔说。
作为伊州区智慧阅读能力提升项目,共投入1600万元援疆资金,分布在豫园、文创园等处的8间豫书房全部建成后,将为群众构建起15分钟阅读圈。
援疆豫书房智慧提升项目承建方项目负责人马盛介绍,居民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入书房看书,电子借阅、电子下载、电子办证,通借通还,可以享受全流程智慧化服务。
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伊州区文旅局副局长兰宏涛表示,该项目能够助力书香阅读融入哈密群众日常生活,推动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
3年来,河南累计投入2.5亿元,实施29个文化项目,推进了豫园、左公文化苑、豫哈城市智慧书屋、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等基层公共文旅服务设施建设。
2022年暑假,第二届“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暨夏令营手拉手活动在郑州市启动,来自河南省、新疆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的200名青少年代表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结对认亲。文化润疆从青少年浸润,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河南援疆连续两年开展“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系列活动,豫哈两地400多名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河南省先后开展“豫哈情 文化行”河南摄影名家赴哈采风、中国功夫少林武魂巡回演出、豫版精品图书捐赠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110余场次,惠及两地各族群众150万人次。
援疆不仅是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河南援疆工作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和亲戚游哈密”等系列民族联谊活动,援疆干部人才与各族干部群众结对子、走亲戚,交心交友、交往交融,结下深情厚谊。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哈萨克族学生巴丽江现在喜欢上了拍摄歌舞小视频,镜头前活泼可爱的她,两年前却因疾病困扰休学在家。巴丽江的父母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下涝坝乡小红柳峡村牧民。
2020年,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伟宏在一次走访时了解到巴丽江的病情后,协调她到哈密市中心医院住院检查。经郑大一附院援疆医疗专家的精心治疗,一年后巴丽江基本痊愈。为了让巴丽江有一技之长,2022 年初,张伟宏又把她接到学院学习。如今,巴丽江性格开朗,和同学们融洽相处。她说,自己未来的愿望是当一名幼儿教师。
山河相望、豫疆情深。从黄河岸边到天山脚下,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不畏艰辛,倾情奉献,把援疆当使命,把新疆当故乡,用真情和汗水传递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心关爱。今后,河南援疆人仍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