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妈妈说起,对口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妈妈告诉我,从2010年起河南省就对口援建我们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12年来已有近千名援疆干部和五千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走进新疆、支援新疆、建设新疆。一座座援疆资金建设的现代化学校、医院、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凝聚着河南人民情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族团结工作竣工投用,在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随处可见的“河南援建”已成为标志性符合,也见证了豫哈两地人民的情谊。
在援疆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研学活动,并且参与了喜迎二十大第二届“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暨夏令营手拉手活动晚会的录制,现场观看了平时我们只能在电视机里看到的节目是如何录制的。其中,援疆干部陈金岭叔叔帮助哈萨克族小姑娘小布丁一家的民族团结的故事令我最为感动,我在哈密就听说过陈叔叔的民族团结故事,并看过一些相关报道,他的故事在十三师家喻户晓。他连续两批援疆,在新疆一呆就是六年,他心系国之大者,心情家国情怀,舍小家顾大家,唱响了跨越千里的民族团结之歌,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感动之余,我也立志要向陈叔叔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发展有用的人。
录制结束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去了很多河南有名的景点,比如万仙山、少林寺、开封府、龙门石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万仙山,在攀爬的过程中我有一万闪想放弃的念头,但转念一想我都已经爬了这么长时间了,现在放弃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而且山顶的风景一定是美妙绝伦的,我们又何常不去努力看看呢!坚持就是胜利,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爬上了山顶,果然山项的风景异常美丽,云雾围着大山,朦朦胧胧看见大山的轮廓,向山下看去下面的人如同蚂蚁般大小。我们光是爬上来就已经很累了,这么陡峭的悬崖前辈们是如何修建的呢,这条通往山顶的路,付出了多少人的艰辛付出啊,他们真的太伟大了。我还记得,在少林寺观看表演时有一个用腹部力量使全身都立在尖刀上的表演,表演者的肚脐眼上方有一个直径大约2厘米的黑点,立在刀尖上正好吻合,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同时,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唐三彩的制作过程,刚上色的时候颜色都差不多,但一经炼制颜色就会改变,这正是它的神奇之处。
此次研学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比如我明白了唐三彩是如何制作的,还学习到了修建万仙山的山路的先辈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在爬万仙山时如果你只一直想关好累呀,什么时候能到呀,那么你一定是劳累的。但如果你一路上边看风景边攀登那一定是开心的,就像学习一样,如果一直觉得学习是烦人无趣的,那么你肯定就学不进去知识,相反,如果你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那你一定会学有所获。
这次研学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但可以让我了解河南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结交新朋友,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来河南研学。同时,我非常感谢援疆平台,感谢哈密市教育局和我们的带队老师,你们辛苦了!
(哈密市第四小学五年级二班 王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