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
在十三师新星市红星高级中学高二(2)班,王海森正在给同学们讲时事评论的写作。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他从网络平台选择相关新闻,引导学生剖析事理,联系生活举例分析,坚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时事评论。
王海森是红星高级中学的一名援疆教师。从2014年开始,他就连续参加了河南省第八、九、十批的对口援疆工作,今年是他援疆工作的第八年。八年的时间里,王海森舍小家顾大家,做到了心无旁骛地坚守,把青春和智慧献给边疆的教育事业。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对口支援十三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援疆项目推动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文化援疆亮点纷呈、教育援疆硕果累累,援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为推动十三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十三五”期间,十三师教育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累计达到380人,分布在十三师教育一线。河南省实验中学“组团式”支援红星高级中学,经过多年开展“教学团队双百提升计划”“百日会战”等专项教学攻坚提升活动,红星高级中学援疆实验班高考重本上线率由2013的51.8%上升到2019年的80%,本科上线率连续6年保持100%。
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十三师投入3200万元援疆资金用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技术学校。其中,统筹安排1260万元援疆资金,在火箭农场第一学校重点打造了十三师“互联网+”数字校园应用中心,实现了两地校际间教育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共用。在年轻教师中启动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和“双百计划”,立项100项教育援疆专项课题,共建100个优秀教学团队。
同时,十三师还积极协调河南省10所优质高职院校分别对口帮建十三师新星市职业技术学校一个专业,形成“10+1”合作共建新模式,助力十三师职业教育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省教育厅实施“网上教学支持计划”,向哈密市推送河南“名校同步课堂”教学视频2327课时,25万人次收看,实现了十三师各中小学网上教学的全覆盖,被评选为“2020年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近日,电视剧《花开时节》在河南卫视重播。该剧为反映河南兰考摘棉女工在新疆采棉和促进民族团结的30集电视连续剧。201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好评如潮。
近年来,十三师深化文化润疆,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援疆省市中率先实施了文化研究、保护、开发、交流等九项文化援疆行动,凝聚人心、见物更见人。十三师先后两次邀请河南省大型文化代表团赴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多次邀请河南省艺术家到十三师开展采风、创作、交流活动。两地共同创作的3集电视纪录片《山高水长》被列为2017年中原人文精品工程;反映兵团屯垦戍边历史进程的纪录片《天山忠魂》荣获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类专题大奖;联合创排的大型情景交响合唱《兵团颂》荣获兵团文艺佳作奖舞台艺术类二等奖;联合创排的话剧《一家人,一家亲》在十三师巡演8场次;完成了哈密文库和十三师红星系列丛书等18种图书的出版工作。
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十三师累计投入援疆资金500万元,引进影视作品1部、联合创作文化艺术作品2部、文化援疆剧目巡演10场次。培训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200余人次,促成河南省体育局与十三师签订体育援疆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开行旅游援疆专列200余趟,共输送内地游客近10万人次。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用心援疆、真情援疆、精准援疆,在天山南北,在大漠戈壁,谱写了气势恢宏的历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