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认真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练好基础功、上好团结课、打好发展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心民力。
1月21日,在市歌舞团录制大厅,哈密市网络春晚正在紧张地录制,台上的演员们喜气洋洋、欢歌笑语,用歌舞、小品、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歌颂祖国、赞美幸福生活。
市文化馆馆长安静说:“此次网络春晚共14个节目,演员均来自社会团队、社区和农牧区,选出的节目质量也非常高。”
舞蹈《丝路香甜》的表演团队来自伊州区城北街道惠泽园社区,演员是社区退休居民,她们因爱好歌舞走到一起,组建了业余演出队,每周都坚持排练。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多渠道、多方式配备健全乡村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文化带头人三支队伍,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组建秧歌队、合唱队等文艺团体,全市共发展群众性文艺团体218支、文化能人690人、群众业余演员近万人,实现了每村都有一支文艺团体的建设目标。同时,推进建设177个行政村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97%,开办农家书屋181家,新建和更新改造大喇叭1140套。
近两天,伊吾县淖毛湖镇农民祖里卡热·沙力来到青年就业创业咨询服务中心,咨询商标申请进展情况。2020年5月,他申请了个人商标,同年9月,他通过朋友推荐、抖音、微信宣传等方式销售自家的晚熟哈密瓜。同时,他还通过与内地大学生合作,扩大销售量。“生意还不错,去年收入4万元左右,商标申请下来后,我要在每个瓜上贴上自己的商标。”祖里卡热说。随后,他又来到伊吾县供销社,咨询农村电商优惠政策。
近年来,为引领农业农村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伊吾县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农村公共服务及农产品品牌发展,目前建成了8个电商平台,覆盖四乡三镇一个开发区。与此同时,在“买难”“卖难”上坚持融入哈密区域电商一张网,产品远销深圳、上海、杭州等地。
伊吾县供销社瑞祥商贸有限公司经理程春鸿说:“公司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派专业人士指导,对加盟电商平台的商户,免费提供房屋和供货渠道,并为冷链物流提供仓储,为的是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让本地农副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助力农(牧)民增收。”
据了解,2020年,我市多举措引导群众从事电商、微商、淘宝店铺等经营,目前农副产品零售额达3124万元。此外,围绕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实施文化扶贫扶志工作,开办刺绣、剪纸、葫芦雕刻等培训22场次,惠及群众2500人次,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组织贫困户、扶贫干部、农家乐、民宿管理人员170余人次参加乡村旅游培训,引导群众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帮助开办旅游民宿42家,床位数达537张。通过举办胡杨节、农牧民运动会等主题活动,把舞台搭在旅游景点、农(牧)家乐、民俗大院,在旅游景区开辟农特产品售卖区域,加大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先周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行动纲要,从理论武装、意识形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精品文艺创作等8个方面做出了安排部署,下一步将充分挖掘我市悠久的文化历史,保护历史遗址;同时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加大精品文艺创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打造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凝聚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