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充分发挥河南文化大省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积极构建豫哈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文化旅游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助力哈密市文化旅游产业焕发新动能。
1月13日,在哈密市重点援疆建设项目——伊吾县文化活动中心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该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2000万元,建筑面积约9488平方米,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伊吾县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历史馆、非遗馆、自然馆、图书馆、文化馆、多功能展厅等,建成后,将伊吾县文化、历史、民俗、经济等方面内容集纳到该中心,使其成为伊吾县综合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项目办工作人员张涛说。
当日,在西部矿业伊吾县胡杨林生态园景区,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该项目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作为援疆项目已基本完成,总投资638万元。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效提升景区“颜值”,进一步提高游客接待能力。
西部矿业伊吾县胡杨林生态园景区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记者 邢宝玉摄
“十三五”期间,河南援疆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协作(合作)形式,共实施伊吾县文化旅游项目5个,总投资8567万元。
“伊吾县援疆工作队围绕文化润疆工程,加强河南和伊吾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大型体育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当中,享受全民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援疆干部、伊吾县文体广旅局副局长寇世田说。
1月15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新入职的18名绣娘举行“职工岗前培训”开班仪式。2017年,巴里坤县与河南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刺绣产业项目,成立巴里坤新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培训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专业教师入户指导,定期下发订单、回收订单,使当地的绣娘刺绣技艺更加精益求精,也让绣娘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2020年,共有120余名绣娘为该公司制作绣品2000余幅,人均增收9000元。
2020年底,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从众多绣娘中选出18名优秀者入职巴里坤新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除了基本工资和订单工资,公司还为她们缴纳社保及“五险”,极大地调动了绣娘的积极性。家住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的帕丽达古丽·阿合依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公司成立之初,她就报名参加培训,现在已是一名技艺娴熟的绣娘。帕丽达古丽说:“要认真学习更多的刺绣技艺,绣出更精美的作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据悉,“十三五”期间,河南援疆共投入资金2.19亿元,助力哈密区域文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组织旅游专列、专厢、包机到哈密旅游,累计开行旅游援疆专列207趟、专厢205个、包机6趟,共输送游客5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