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麦西来甫跳出欢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比地力克村新建成的“豫哈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最想去的地方。“河南援疆给我们建了这么漂亮的文化广场和大舞台,还有这么多健身器材,我们太感谢他们了。”比地力克村村民玉素甫·司马义高兴地说。
五堡镇比地力克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哈密市纪委监委的“访惠聚”驻村点。该村开发区虽然2016年修建了2间文化室,但因缺少建设资金,室内装修和图书架、阅览桌等设备以及室外场地硬化等配套设施都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哈密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推进比地力克村“文化润疆”工作作为心系基层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暖心实事、好事,切实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牵线搭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县政府作为伊州区五堡镇结对帮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将比地力克村文化广场确定为新增援疆项目,为各族群众打造一个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基层文化阵地。
哈密市纪委监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上,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现场协调解决场地选址、规划设计、设备采购以及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了文化广场按期建成投入使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比地力克村搭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平台。通过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把现代文明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的好传统‘种’在各族群众心里,也让文化援疆的情谊深深地扎根在这里。”河南援疆干部、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阳介绍说。
据了解,新建成的比地力克村“豫哈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广场中间的“群众文化大舞台”格外引人注目。舞台背景墙上既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图案,又别具匠心地镶嵌了河南中原文化元素的瓷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根脉和历史传承,也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河南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广场内还修建文化长廊、篮球场,配备宣传栏、国旗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各类设施,集“宣传、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彻底改变比地力克村文体活动场所短缺的现状,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成为当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文化新景观,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把文化活动阵地建到农民群众身边,既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和煦阳光,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精神动力。”比地力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市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张伟刚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豫哈文化广场”,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