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演河南百年百部优秀作品;跨越五千里捐赠豫版精品图书;河南书画名家走进哈密展出作品……从5月开始,一场场文化盛宴渐次亮相哈密,把今年的“豫哈情·文化行”活动装扮得精彩纷呈、华贵厚重。
文化援疆,文化润疆,正在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活动中,汇聚成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
文化活动让哈密群众尽享视听盛宴
薛桂珍是伊州区市政小区居民。这几天一有空闲,她就会打开手机端“丝路密语”APP,观看“百年百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丝路密语”APP中,“百年百场”河南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专题界面。(温馨提示:下载安装“丝路密语”APP,请点击文末“哈密市融媒体中心移动网端矩阵”图片,将图片放大后长按“丝路密语”二维码,按照提示下载安装即可。)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河南省推出“百年百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共演出100场,展演剧目于5月至7月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其中,既有群众喜爱的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还有歌剧、话剧等西方舞台剧种及道情、四平调、蒲剧等稀有剧种。这些剧目有的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有的获得过中国艺术节、文华等大奖,集中展现了河南省舞台艺术创作成果,是一批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好作品。
“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式,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将河南优秀的传统文化剧目通过线上方式送到哈密群众当中,哈密市民可通过本地媒体‘丝路密语’APP线上观看,还可通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恒品文化·戏缘APP等平台免费在线观看。”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孙毅说。
明月映盛世,文艺润心田。6月1日,在哈密美术馆举办了“黄河文化与东天山文化摄影展”,展出了80幅反映中原文化与东天山文化的优秀摄影作品。6月5日,在哈密市美术馆举办了“文化润疆 墨韵豫哈”河南书法名家优秀书法作品展暨书法艺术讲座,来自河南的5位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与哈密当地书法爱好者进行了交流互动。此外,今年7月,河南豫剧“公仆三部曲”《村官李天成》《重渡沟》《焦裕禄》将来哈演出。同时,河南杂技、魔术、少林、太极艺术团也将来哈助力哈密瓜节,还将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开展“优秀书画作品展览交流培训周活动、民俗建筑摄影主题采风交流展览活动、青少年书画爱好者拜师授业活动、宋都菊花文化展示活动”等宋韵文化润疆行系列文旅合作交流活动,为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再添新彩。
文艺创作让哈密元素透射魅力
河南援疆着眼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强化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激发哈密文化建设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5月26日,河南卫视《了不起的少年》栏目组来哈踩点,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暨豫哈少年夏令营手拉手活动的举办做前期准备。届时,将从河南和哈密两地,分别选拔100名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在哈密录制节目,并通过河南卫视面向全国播出。录制结束后,两地青少年将开展研学活动和“豫哈少年手拉手”结对认亲活动,旨在引导两地青少年更加爱党爱祖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入青少年心中。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更好地挖掘豫哈两地红色文化,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谋划了重点课题——“红军西路军红色基因溯源”研究。该课题是大别山精神和西路军精神一脉相承的原创性红色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丰富哈密乃至新疆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1987年7月27日,9趟列车的1.2万名旅客因山洪滞留哈密火车站5天5夜,6万哈密军民为滞留旅客奔忙,为旅客免费提供饮食,没有让一名旅客挨饿或中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留下了至今令人难忘的记忆。
如何更好地挖掘展现那段感人的故事,哈密市拟与河南话剧团联合创作话剧《万人大滞留·哈密一九八七》。该话剧一改过去后方编排、后方人员到哈演出的做法,将采取河南编排、哈密当地演员演出的方式,提升哈密当地文艺创作能力,培养哈密人才队伍,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该剧编排成功后,计划定点在哈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演出,可进一步丰富哈密文创园的业态,提升文创园的品牌形象。
此外,河南省还将启动对哈密河历史文化的考古研究项目,对歌舞剧《红色东天山》、纪录片《红色记忆》给予援疆资金支持。
文化载体搭建豫哈精神文化“连心桥”
5月14日至21日,哈密剪纸(绣娘)传承人培训班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21日,来自哈密的25名绣娘和洛阳市的剪纸艺人共同举办了剪纸作品展。
从2016年开始,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每年都会派专家对哈密绣娘进行系统培训。这次在洛阳举办哈密剪纸(绣娘)传承人培训班,旨在丰富哈密市剪纸(绣娘)传承人的文化艺术理论知识,提升传承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传统工艺设计制作水平。
“书香飘满丝绸路,豫哈情深心连心。万卷跨越五千里,文化润疆感党恩。”5月30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和黄河水利出版社共同捐赠的红色读本、脱贫攻坚、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255种1.9万册图书抵达哈密。这是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豫版精品图书庆祝百年华诞”图书捐赠活动。
在河南援建的巴里坤新安绣馆里,一位哈萨克族牧民正在刺绣。(融媒体中心记者 普拉提摄于2020年4月13日)
为进一步健全哈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还将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哈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包括支持建设10座“豫书房”智慧书屋、哈密故事馆、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巴里坤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项目和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建设项目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将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援疆活动,助力文化润疆工程建设,积极构建豫哈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精准支持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