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是河南省重点援疆项目,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联合摄制,历时近四年拍摄制作完成,共分三集。今天22:50在河南卫视播出第三集。
视频:《山高水长》第二集
(回看 《山高水长》第二集)
创作感言 导演王星晨
这次创作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一个是新疆的绝美景色,另外一个是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摄制组从前期调研到拍摄基本走遍了天山南北,我们走过瓜果飘香的哈密,去过炙热的吐鲁番盆地,穿过渺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登上过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帕米尔高原。广袤的新疆土地让人折服,而其美景更像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幅画卷,美的气势磅礴,美的淋漓尽致,美的令人陶醉!
由于和新疆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除了拍摄前期的网络交流,我们和每组拍摄对象的接触时间都非常的短暂,每个拍摄对象从见面到拍摄完毕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可是,总感觉能找到一拍即合的默契。节目中的每位拍摄对象,为了拍摄能够顺利完成,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记得在拍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者王江的时候,正赶上他要举婚礼,虽然婚前琐碎的准备工作让他应接不暇,但他仍然抽出时间,配合节目的拍摄工作;在拍摄独立摄影师李馨曌时,她亲自帮我们联系拍摄地点,协调拍摄方案……
当然也非常感谢摄制组所有人的付出。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帕米尔高原拍摄,摄制组遇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大家一边吸着氧气一边继续完成手里的工作;在采访途中,遭遇落石塌方,摄制组和工作人员敲碎大石,才得以顺利通过,让拍摄没有中断;主摄像王方在北疆遭遇严重水土不服,连续高烧四十度,仍边打吊瓶边坚持工作数日……正是大家义无反顾地全力付出才有了今天影片的精彩呈现。
创作感言 导演李宁
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的辽阔,新疆的两个城市之间两三百公里只是近的,上千公里很正常,我们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开车竟然足足跑了两千多公里,中间还需要住上两晚,坐车能把人给坐疯了,快把创作的激情都熬没了,只有坚持。新疆的气温很神奇,同样是九月,在罗布泊戈壁滩上能把我们晒成干,半天喝了六瓶水;到喀喇昆仑山上不穿棉衣受不了,晚上屋里烧火炉,一年四季;在伊犁出发时天山开始下大雪,走到吐鲁番又要穿衬衣;在沙漠上拍摄走一段就腿软,地太虚,在海拔4000多米拍摄时跑几步就气喘,缺氧。
新疆的拍摄很辛苦,但吃的很有特点,羊肉,羊肉,还是羊肉,烤的方法都不带重样的,城市还好,越是偏远的地方吃肉越多,因为青菜实在太珍贵,我们上喀喇昆仑山就给牧民们带去了一大袋的土豆,红萝卜做礼物,去罗布泊带了一箱西红柿当礼品,叶子菜不可能吃到,坏的太快,根本存不住。
感动之旅。河南人,甘肃人,山西人,陕西人,四川人,上海人,湖北人,江苏人,河北人……,在新疆你能见到几乎所有内地省份的人,他们大部分都已经在这里两代以上,有的一家三代人坚守着边境的牧场,有的在沙漠边缘上辛苦种树,有的在守护着珍贵的水源和植被,更多地是在各个岗位上,各个行业里默默的工作,和我们偶尔去一趟不一样,新疆就是他们的故乡,每个人都能讲出一段自己家在新疆拼搏奋斗的生动故事,他们的祖辈,父辈都已经安葬在了这里,就像纪录片中提到的那样,落叶何须要归根,新疆处处是青山,他们是这样想的,也都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