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9日,“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专场系列文化演出,在新疆和田举行。在为期10天的时间内,艺术家们走进新疆和田市的多个地方,为新疆人民奉献了10场演出,让和田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零距离”感受来自河南人民的关心关爱。该活动由中共和田地委宣传部、河南豫剧院主办。
【现场】10天演出10场,新疆和田群众很开心
7月11日,演出团来到第一站皮山县。皮山县位于和田地区的最西部,距离和田市180公里。县城北面是浩瀚的沙漠,南面为昆仑山。境内的三条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千百年来养育着这里的二十万各族儿女。
演出于当天晚上八点开始,艺术家们为这次演出精心的准备了丰富的节目,豫剧、曲剧、京剧、歌曲、舞蹈、小品轮番上演。演出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很多现场观众情不自禁的纷纷加入了演员们的行列,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维族舞蹈。
演出第二站,艺术家们来到了墨玉县。当晚的演出,在豫剧名家孟祥礼、吴素真带来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帷幕。接着,著名戏曲艺术家李树建、汪荃珍、李金枝、范静、胡希华等,分别带来《程婴救孤》、《红色娘子军》、《江姐》、《花木兰》、《屠夫状元》等精彩选段。铿锵有力、婉转动听的豫韵乡音让现场掌声不断。除此之外,豫剧《风流才子—赏画》、《穆桂英挂帅》等经典折子戏和选段也都一一呈现。
(杜永真-《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孟祥礼 吴素真)
当晚的演出,豫剧名家孟祥礼、梅花奖得主刘雯卉等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演员们,还特意编排了戏曲小品《情系新疆》,讲述青年团演职员得知要到新疆慰问演出,大家踊跃报名,纷纷展示拿手绝活,表演唱歌、跳新疆舞等等,幽默、温情的表演,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戏曲小品《情系新疆》)
10天时间内,艺术家们还走进新疆和田市的民丰县、于田县、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县等地,为新疆各族群众带来10场演出,使和田普通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河南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和田群众“零距离”感受到来自河南人民的关心关爱。
中共和田地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活动自今年2月份开始举办,是和田地区文化创新的一个亮点,目前已邀请了北京、天津、陕西等地院团参加,此次河南院团的表演为活动以来的第七个专场、同时也是演出时间最长、节目编排最具创新的演出。
据悉,此次演出活动由河南广播电视台知名戏曲节目主持人月阳全程担纲主持。
【惊喜】豫剧《刘大哥讲话》移植成维族风格来演唱
此次援疆慰问节目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刘雯卉在小品《情系新疆》里有一大段的念白,让她感触很深。
(刘雯卉)
“1956年,为了支援边疆的建设,河南省就去了六万多青年。他们刚来时条件特别艰苦,通过他们和子孙后代的努力,现在的边疆有了青山绿水。”刘雯卉说,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她一定要向前辈们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河南优秀的文化传播到边疆,为边疆人民送去精神食粮。
特别的值得一提的是,演出期间,河南艺术家感受到了维吾尔族人的热情。每到一处,观众都是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剧场,认真观看,精彩之处都给于热烈的掌声。
“刚开始,我担心当地的老百姓听不懂我们的豫剧,没想到,当我张口把祥符调唱起来的时候,迎来了他们阵阵掌声,让我特别感动。”最让梅花奖得主、豫剧陈派再传弟子吴素真难忘的是,新疆艺术家把豫剧《抬花轿》一折改编成了新疆舞蹈,把豫剧《刘大哥讲话》移植成了维族风格来演唱,而河南艺术家则穿上民族服装,跟少数民族艺术家学习打手鼓、跳新疆舞,这都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结果。
吴素真说,豫剧与新疆民歌的风格不同,恰恰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艺术是“千姿百态、各领风骚”,大家同台演出,交流的是民族感情,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青年演员吕军帅曾在新疆工作过三年,时隔十年又回到新疆,让他倍感亲切。
(吕军帅)
“在这十天中,我们不但为新疆的人民群众演出,我们还参观了兵团博物馆,看到了为了新疆的解放和稳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人,老一辈兵团人的事迹让我们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洗礼。”吕军帅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今后一定要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新疆各族人民,为他们送来精神大餐,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心声】新疆是个好地方,豫剧已经在此生根发芽
昆仑中原情谊深,中华民族一家亲。
(热情的维吾尔族观众)
维族姑娘布艾力汗说:“这是第一次欣赏到河南的豫剧,我好感动,节目很不错,人也很美。”
观众阿卜杜拉看完演出之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我看到这些节目我很开心,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我今天亲眼看到了,感谢河南的艺术家们,走那么远的路到我们这儿来给我们演出。艺术家们表演得特别好,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也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
而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文工团团长约尔克孜说:“我们文工团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戏曲演员,我们希望多向河南学习,双方增加交流。”
“为期10的新疆和田之行圆满结束了,我相信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依依不舍。作为党培养起来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就是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送到他们的家门口。”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孟祥礼说。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副团长、副书记关效宇觉得,来到和田就如同回了家,这是每一位随团演员共有的心声。这次演出,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和田人民的热情和对中原豫剧文化的喜爱。
演出期间,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副团长、豫剧名家范静和维吾尔族歌唱演员肉孑尼纱同唱了豫剧《花木兰》。“这让我非常高兴,也说明了豫剧在新疆人民心中扎下了根,更彰显了豫剧艺术的魅力。”.
(豫剧名家孟祥礼与和田地委宣传部部长顾莹苏同唱《花木兰》)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说,新疆是个好地方,能把节目带到新疆,戏曲才可能生根。“我们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近年来,我们每年都到新疆进行两三次演出,让中原文化在新疆生根开花结果。如今,新疆已经有三个豫剧团,我们每年都来帮助这些豫剧团,帮助他们多出剧目,帮助他们培养演员,为中华戏曲事业传承与推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