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疆建设兵团十三师党委宣传部、兵团十三师文联、兵团十三师红星四场的邀请,由焦作市诗词学会牵头,组成了焦作市诗词学会执行会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刘忠国为领队,成员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李飞翔;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郭永亮;河南省美术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王良海;中国书画名家联合会会员、一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赵太岭一行5人的文化援疆代表团,肩负着焦作文化艺术传播的重任,于2019年6月17日启程,前往新疆哈密新疆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四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焦作文化援疆代表团到达哈密后,河南省委宣传部援疆干部十三师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岭,河南省教育厅援疆干部十三师教育局副局长方韬,十三师红星四场政委江兵,河南省焦作市援疆干部十三师红星四场副场长宋鹏飞,十三师红星四场副政委严国彪,援疆优秀教师马艳红等到哈密机场迎接并盛情接待!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办单位是红星四场,按照团场领导的安排,代表团先后参观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军垦战士进疆时居住的地窝子旧址、英雄之城伊吾保卫战纪念园等。先后进行了四场文化交流活动,在红星四场举办了三场书画交流活动,在十三师火箭农场书画苑进行了书画观摩和交流活动。文化援疆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团场领导的热情接待和专程的介绍,让代表团成员从感性认识上全面了解兵团的发展历史,受到了红色兵团精神的再教育。大家在学习后的讨论中说,通过学习,不仅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更让我们坚定树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意识;通过学习,让我们的书画艺术创作更有了底气;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为促进焦作和哈密兵团的文化交流了;通过学习,让我们更感到了当好文化使者的担子更重了。
大家说,我们不会辜负自己担负的责任,不会辜负焦作有关领导的信任,不会辜负兵团对我们的期望,不会损害我们的形象。
我们知道,我们是文化使者,也一定能当好文化使者!
艺术总是能起到唤发青春的巨大作用。
文化援疆让焦作几个老艺术家唤发了青春。
为和新疆哈密十三师暨红星四场进行文化交流,他们精神抖擞启程出发。
诗曰:
浣溪沙▪为文化援疆点赞
江兵(新韵)
东往西来皆是缘,何劳屈指忆从前。
生香翰墨洒天山。
彩笔放情游大漠,青毫驰意铸雄关。
成蹊桃李不须言。
(丝绸古道的新疆,历史上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地。今天,千年古道上,从中原走来一群文化援疆者,他们探大漠戈壁,上天山雪峰,访胡杨草原,进农家小院,看西路军,下地窝子……一首首诗、一幅幅画,书写着豫哈情、兵团情、边疆情。)
七绝▪赴疆途中
刘忠国
万里蓝天驾白云,西行哈密貌殷殷。
南疆风物中原少,游牧绿洲牛马群。
【七律】喜迎焦作文友
马艳红
草原夜色几多娇,闪闪红星分外娆。
别后相呼千里聚,忙中不负万重邀。
丹青入赋方知醉,笔墨含情总是描。
月下共吟歌盛世,且弹一曲在今宵。
参观西路军进疆纪念园
诗曰:
《西路军礼赞》
郭永亮
楼台肃穆列众星,金匾映辉铭西征。
抗日救亡承大任,赴汤蹈火浴烈风。
舍生忘死战马匪,赤胆忠心为众生。
威武铁军彪青史,大国圆梦正复兴!
鹧鸪天▪星星峡
刘忠国
怀念英雄西路军。
星星峡里诵诗文。
沙场浴血身先死,
大漠游魂死后闻。
心系骨,脉连筋,
谁家儿女守孤坟。
此生舍我江山固,
换得春红一片云。
参观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
参观军垦战士居住的地窝子
诗曰:
浣溪沙·地窝子
刘忠国
昔日挖坑筑地窝。风沙奈我又如何。援疆战士舞婆娑。
大漠屯田真汉子,天山引水好阿哥。十三师里铁人多。
参观地窝子遗址有感
马艳红
戈壁滩头沐雪霜,地窝无畏不徬徨。
只缘热血豪情在,一片冰心斗志昂。
《地窝子遗址有感》
郭永亮
一镜地窝铭旧址,
戍边壮烈入新诗。
军垦伟业冠中外,
戈壁丰碑天下知。
参观英雄之城伊吾保卫战纪念园
文化交流,精心创作
诗曰:
题焦作文化援疆代表团书画创作
李飞翔
不顾舟车劳顿,连夜挥笔不闲。只为豫疆情谊,焦作哈密结缘。
有七绝为证:
舞动手中生花笔,丹青绘就天山秀。
挥毫泼墨见真情,飞龙走蛇东疆留。
文化会友翰墨传情
马艳红
草原夜色几多娇,闪闪红星分外娆。
别后相呼千里聚,忙中不负万重邀。
丹青入赋方知醉,笔墨含情总是描。
月下共吟歌盛世,且弹一曲在今宵。
学习讨论赴疆心得
《豫疆情深》
郭永亮
欢歌笑语天山行,
战地采撷翰墨风,
疆豫同筑中国梦,
滴滴点点都是情。
结束援疆之行,红星四场政委江兵到代表团驻地为代表团送行。
链接1:
红星四场简介
红星四场位于哈密市以东50公里的巴木墩平原上,有内地进疆第一团之称,是兵团最东边的一个边境农牧团场。兰新铁路、G30、G7、“312”国道穿场而过,距哈密机场2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交通优势。红星四场是一个中心团场,由1959年创建的红星四场和1958年创建的红星二牧场,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团场属边境少数民族团场,与蒙古国接壤,拥有土地面积189万亩,已垦耕地面积约10万亩,草场及荒漠半荒漠面积149万余亩。团场现有总人口近9000人,职工2000余人。盛产棉花、葡萄、大枣,无公害蔬菜享誉哈密区域内外,风光资源丰富,辖区内骆驼圈子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和条件优厚。
近年来,红星四场党委根据建设兵团十三师党委提出的“兵团经济强师、兵团新能源基地、兵团现代农业示范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兵团排头兵、兵团一流民兵队伍”的五大战略目标,重点在“两个转变”,即: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转变经营体制机制;“三个提升”,即:实现职工收入的提升、实现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实现城镇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四个强化”即:着力强化民生工程建设、着力强化法治团场和维稳戍边能力建设、着力强化先进文化建设、着力强化作风建设上下功夫,锲而不舍地推进“文化四场、文明四场、美丽四场、和谐四场、幸福四场”建设。
链接2:
本篇编审李飞翔简介
李飞翔: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河南省济源市人,曾任职沁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沁阳市委组织部、沁阳市西万镇人民政府、沁阳市教育体育局。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摄影家协会理事、焦作市作家协会理事、沁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沁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