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产业援疆
  • 教育援疆
  • 医疗援疆
  • 文化润疆
  • 旅游援疆
  • 消费扶贫
  • 党建引领
  • 援疆风采
  • 援疆快报
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清风豫援
  • 人才支持
  • 民族团结
  • 旅游援疆
  • 简报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才支持

为了东天山下的笑脸——河南省第十批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掠影

2023年04月25日 17:48:19

地处东天山的哈密,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近年来,一批批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中原儿女跨越千里来到这里,与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通过建成一个个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项目,办成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努力让东天山下绽放更多笑脸。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从一个个感人的援疆故事里,从受援地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上,感受豫哈两地的浓浓深情。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25.jpg

哈密河生态恢复项目(豫园)

来了好老师,建了新学校,孩子们笑了

“王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我们都很喜欢。”说到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高级中学教师王海森,他的学生常会笑着评价。

王海森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年3月,作为河南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东疆大地任教。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27.jpg

哈密市第十六中学,孩子们在学习豫剧。

时光一晃而过,总想着把这一届学生送走就回河南的他,每次面对孩子们的挽留,总会选择继续留下。这一留,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这里、用心教育每一个孩子,这些年,在王海森等一批批援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红星高中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逐年上升的本科上线率赢得越来越多认可。

“森哥,难忘高中时光您给予我的帮助和关心,您是我们的榜样!”已经参加工作的柴志德还是会常常想起自己的王老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3年多来,河南深入实施“组团式”援疆,打造“组团式”援疆试点学校20所,按照“学校领导+中层骨干+专任教师”模式形成10人以上规模教育组团20个,建成师资培训基地50个,培训当地教师超过5000人,有利推动了当地教师队伍的发展。

为全力筹建新星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河南1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采取一个学校对口一个专业的办法”助力兵团第十三师新星职业技术学校“提档升级”。

“我们探索形成了‘10+1’的援疆新模式。在河南援疆加持下,已纳入‘十四五’兵团首批设置高校的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筹),将帮助师市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朱自锋说。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29.jpg

哈密市伊吾县中心小学,孩子们在快乐玩耍。

除了人才支持,河南在教育援疆资金投入方面也不含糊:投资6000万元完成哈密市第十六中学建设,投资1070万元完成新星市第一中学初中教学楼建设,有效缓解当地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投资2214万元建设伊吾县各中小学校风雨操场,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不惧恶劣天气;出资6000万元援建豫哈青少年交流实践基地,推动“豫哈千校手拉手”活动走深走实……

据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哈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浩介绍,3年多来,河南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12.33亿元,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91个,新增校舍面积46万平方米,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学段。

“目前,全省有135所学校与受援地122所学校结成帮扶关系,有6万多名学生结成对子,教育领域已经成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大花园。”朱自锋说。

有了好大夫、看病不跑远,患者们笑了

得知当天下午开封援疆工作队医疗专家团队要来村里巡诊义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早早就到村委会等候了。

巴里坤地广人稀,从村里到县人民医院要20公里,到哈密市区看病需乘车近4个小时。为更好服务牧区老百姓,到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援疆的开封医疗专家团队在做好医院问诊的同时,也常态化开展巡诊义诊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31.jpg

开封援疆工作队医疗专家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开展义诊活动。

“几乎每周四,我们骨科、内科、外科等6个专业的医生都会组成工作队下乡义诊。每次接诊量都有100多人。”开封市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生刘锐说。当天义诊,57岁的牧民巴亥先找内科大夫查心脏,又让骨科大夫看了关节炎,还领到了免费的药品,她表示非常满意。

3年多来,河南不断推进“组团式”医疗援疆向基层延伸。以伊吾县为例,漯河市近3年共选派10批次116名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优秀医疗技术人才到这里来,填补了当地康复、骨科、儿科、麻醉等领域空白。目前,哈密7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县域就诊率超9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前来援疆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樊长晖每周都会进行授课和手术指导,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

“经过樊主任的帮助,我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输尿管硬镜和软镜、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等。”该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张超说。

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鹏告诉记者:“通过援疆和‘师带徒’,我们已经把‘输血’变成‘造血’,为医院培养30多名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医院也实现了本土肿瘤患者由过去的‘90%到外地治疗’到现在的‘90%在本院治疗’。”

3年多来,通过深化结对共建,河南省有22家医院与受援地20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全省先后选派中长期卫生援疆干部人才1300多名,累计救治疑难危重病例18200多例,完成手术21060多台;选派哈密市卫生专业人才赴豫进修培训23批次、378人次。

建了新工厂,家门口能就业,“打工人”笑了

在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直播间里,玛依姆乃姆·尼亚孜正在直播带货。“我们的冻干食品脆脆的,吃起来好像在唱歌一样……”从会唱歌的馕、脆灰枣,到冻干桑葚、冻干哈密瓜,玛依姆乃姆对公司产品如数家珍。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34.jpg

工人在新疆晋阳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忙碌,该企业可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就近就业130人左右。

玛依姆乃姆所在的公司,是河南省产业援疆重点项目,由河南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公司主要通过FD冷冻干燥技术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年处理各类鲜果蔬近8000吨。“全线投产后,能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可带动新疆数万农民从事农副产品种植与粗加工。”该公司生产厂长张继军说。

富民兴疆,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河南针对哈密资源优势,把引进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文旅产品等产业作为带动当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为产业落地“加码”。

天山脚下的新疆中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骆驼乳制品生产企业。公司建成投产后,带动不少当地牧民增收致富。“以前我们养骆驼只知道吃肉,来这里上班后,才知道驼乳也能挣钱。”伊吾县盐池镇阿热买里村的乌尤别克·毛达别克开心地告诉记者,“1公斤生驼乳最贵时能卖到80元。这些年,我们家的骆驼越养越多,已经从20峰增加到200峰。”

行走哈密,投入3.7亿元援疆资金建设的河南援疆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家,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在兵团第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煤矸石陶粒砂供不应求,为煤田固体废物处理难题探索了新路;在伊吾县淖毛湖镇,新疆犇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洁净型炭项目,大大提升了哈密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水平;在巴里坤,黄土场开发区绿色设施农业示范基地,80个大棚全部投产可年产蔬菜1000吨至1500吨,填补了巴里坤冬季无种植新鲜蔬菜的空白……

3年多来,河南援疆先后招引龙成集团、清电科技等21家河南企业到哈投资76亿元,产业援疆已成为富民兴疆的新引擎。

有了新阵地,文化润心田,老百姓笑了

傍晚,晚霞映红了天空日,巴里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然活力十足。刚退休不久的赵海琴正和老邻居在乒乓球台上切磋。“自从中心建成,我们几乎天天来,跳舞、唱歌、写字、打乒乓球等,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她满脸笑意。

巴里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协调服务中心主任郝玉蓉介绍:“2021年,我们申请到河南援疆资金1000万元,用于巴里坤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目前这些项目基本都投入使用。”

中华文明璀璨浩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哈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先周说:“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找准载体、讲好中原和哈密故事,打造‘豫哈情 文化行’活动品牌,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体现、直抵人心。”

微信图片_20230425175136.jpg

哈密市市民在智慧阅读空间豫园书房内阅读、学习。

3年多来,一串串数字记录了文化援疆的点滴浸润——

制定《河南省文化援疆实施方案(2020-2022)》,从支持文化阵地建设、支持文化研究等6个方面规划实施27项具体行动,促进豫哈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29个文化项目,推进豫园、左公文化苑展陈提升、巴里坤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哈密文化阵地;

加强文艺创作,协调河南作家创作《左公赋》,高度总结概括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哈密优美风光与歌舞的《伊州长歌》,全网阅读量超6亿人次;

创新开展两届“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暨豫哈少年夏令营手拉手活动,将夏令营、结对认亲、研学等活动有机融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和民族团结之花深植两地青少年心中;

持续擦亮“豫哈情 文化行”河南文化援疆品牌,豫剧优秀剧目《焦裕禄》《朝阳沟》《重渡沟》唱响东天山,中国功夫少林武魂进疆巡演,话剧《红旗渠》《兵团》在哈展演……河南援疆先后举办系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130余场次,惠及两地各族群众150万人次;

在哈密,由河南援疆资金新建、改建的8座“豫书房”哈密智慧阅读空间,成为周围群众“充电”的好去处;在郑州,地铁1、2、5号线的“哈密号”专列来回穿梭,展示着“大美新疆、甜美哈密”的魅力……

文化援疆已成为河南援疆的一张亮丽名片。持续的文化浸润,让豫哈各族干部群众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增进了友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当前,第十批援疆工作即将圆满收官,第十一批援疆工作即将开启。援疆干部分批次,援疆工作不分批,对口支援哈密是党中央赋予河南的光荣使命,是一首不断续写的歌。我们无论身处哈密还是河南,都会脚踏实地、接续奋斗,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哈密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更加出彩的答卷。”哈密市委副书记、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徐相锋说。


来源: 河南日报 编辑:

>>更多伊吾县

  • 伊吾县委领导深入公安基层单位 慰问一线民辅警伊吾县委领导深入公安基层单位 慰问一线民辅警

    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伊吾县委书记彭鹏,县委副书记、河 【详情】

  • 平顶山市、伊吾县两地检察院召开三年援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平顶山市、伊吾县两地检察院召开三年援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

    2025年1月9日,伊吾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代理检察长郑海龙主持 【详情】

  • “红色伊吾”绘就同心逐梦新画卷——伊吾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伊吾”绘就同心逐梦新画卷——伊吾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月26日,伊吾县文化馆木卡姆培训班汇报演出在县文化活动中心举办 【详情】

援疆风采

  •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调研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调研
  • 河南援疆前指召开党委会
     河南援疆前指召开党委会
  • 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座谈会召开
    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座谈会召开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2024 HNDXRMT.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18015758号-11 企业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旺路52号 固定电话:0371-8757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