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大年初七,商丘市委组织部召开商丘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商丘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罗军,商丘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瑞华等同志接见并慰问了商丘市援疆工作队全体队员,商丘援疆工作队队长王硕东同志汇报了援疆工作情况。
罗部长十分关心队员们的援疆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他仔细询问了每位队员工作单位、援疆单位,询问大家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饮食习惯吗?住宿条件怎么样?并要求援疆队领导多关心队员的生活,每个周末把队员们聚集起来,在一起改善伙食,多交流,让大家有家的感觉。
罗部长是河南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他回忆起了在哈密的三年援疆经历。他说,三年援疆是人生的重要经历,经历过援疆的锻炼,从政治上来讲,党性原则会更强;从人生阅历来讲,人生的阅历会更丰富;从人的品质上来讲,会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热情,能体会到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温暖。援疆三年,吃点苦,是很值得的。
他说,商丘的援疆干部人才在哈密,在第十三师的口碑非常好,相信你们在那里也是一样的。兵团对援疆干部人才是非常欢迎的,是那种打心底里血脉相连的欢迎。他例举了来自商丘市水利局的第七批援疆干部赵永光,做为坐落在戈壁滩上的巴里坤县大柳沟水库建管站技术负责人,吃住在工地的帐篷里。作为一线人员,陪伴他们的,是来自恶劣环境下的危险。2011年6月17日下午,一场20年一遇的洪水冲向工地,正在帐篷内看图纸的赵永光急忙叫醒熟睡的工人。因为转移及时,没有人员伤亡,但工地上的帐篷、发电机、空压机等设备却被洪水卷走。讲到动情处,罗部长朗诵了他在援疆期间写的一首诗歌《我去援疆》勉励大家。
《我去援疆》
收拾行装,
我去援疆。
亲一口宝贝的脸蛋,
望一眼白发的爹娘;
摸一把妻子的秀发,
那里有梦的芳香。
背起药箱,
我去援疆。
刚离开东京的繁华,
就踏进哈萨克的毡房。
留学归来治愈的第一个病例,
是牧人眼中的一缕春光。
拿起教案,
我去援疆。
我的学生遍布天山南北,
就像熔化的雪水四处流淌。
把维吾尔少年揽进怀里,
轻声说你像我年轻时一样。
卷起图纸,
我去援疆。
江油的连心桥刚刚竣工,
哈密的安居房连片成行。
房前那密密匝匝的葡萄架下,
维吾尔老人把木卡姆弹唱。
迈开大步,
我去援疆。
身后是父老乡亲的嘱托,
面前是向我招手的胡杨。
我是黄河岸边的一棵小草,
为了给戈壁添绿来到边疆。
我只求将来退休以后,
坐在吱吱哑哑的摇椅上,
摸着孙子的头给他讲故事。
那一年,天真冷,
有一群河南人去援疆……
罗部长强调,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恪守援疆政治安全、人身安全、工作安全底线,努力确保援疆期间实现“三不出”。要弘扬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工作上务实重干,要生活上洁身自爱,纪律上严格自律。要照顾好身体,良好的身体是做好援疆工作的保证。要团结一致,把维护团结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遵循民族习惯,树立援疆干部人才良好的形象。
最后,罗部长祝大家工作顺利,健康平安。他说:“等你们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凯旋归来,我去接你们。”队员们会心的笑了,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队员们表示,在最后一年的援疆时间里,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不辜负家乡父老的重托,努力工作,树立良好的河南援疆、商丘援疆形象。就像《我去援疆》诗中描写的那样,做一个合格的援疆人,圆满完成援疆任务。(作者:河南省商丘援疆工作队信息员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