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作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李旭来到新疆哈密,被组织上任命为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一棵幼苗想要长成大树,一定要尽快适应环境,深深扎根。在戈壁大漠环抱萦绕的哈密,李旭已经深植其中8个多月,“长势”良好,根深叶茂。
最近,在伊州区援疆指挥部开展的亲情寄语活动中,李旭爱人姚惠珍写来的一封亲情寄语信,一经公布就被大家纷纷转发,其抒发的情感引起广泛共鸣,让援疆的河南干部人才看后都唏嘘不已、感触良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你的援疆,
让我们都更加优秀”
这封信为何,让大家如此感动?
姚惠珍的信中,有对丈夫的相思牵挂和温馨提醒,但更多的是对家庭、对亲人的自我反思:
“你逼一下自己,响应组织的号召,在援疆工作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我和孩子也都逼一下自己,很多方面都抛开了依赖你的惰性思想,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学会了开车,工作更加努力,儿子也更加听话懂事”,“这真得感谢你的援疆行动,让我们都重新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让我们都变得更加优秀!”
姚惠珍希望李旭做的,他不仅做到了,而且都做得很好。他没有辜负妻子和儿子的期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援疆的各项工作中。
李旭的日常,就是一个“忙”字。他不是在园区和指挥部开会,就是维稳值班,或者是下沉入户,或者是在援疆项目的工地上。当郑报融媒记者电话联系他采访时,他正在填写《哈密市伊州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手册》。李旭说:“上个月,我的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结亲户从山上下来了,我刚从亲戚家走访回来,怕事儿多忘了,现在赶紧把走访记录给补补。”
援疆工作以来,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李旭像广大援疆干部一样,真情融入,务实重干,在他的多方推动和努力下,目前园区援疆项目郑州果树研究所哈密科研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引博工程”已有了实质性进展,基本达成了合作服务意向。
一人 “三职”,
多方兼顾,保障服务
除此之外,李旭还在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和河南省援疆前方工作指挥部分别兼任(职)活动办主任和干部人才管理工作,从诸多集体活动方案的策划,到具体活动事宜的对接,从一般信息通知,到调研汇报材料、工作报告和总结,他都想尽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尽心尽力做好保障。
他先后在伊州区援疆干部人才中组织开展了“重走西路军进疆路”、“走边防、固边疆,慰问一线官兵”主题教育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为省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管理工作起草了大量文字材料,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一人 “三职”,多方兼顾,加班加点已成为李旭的家常便饭,几乎每天早上,他的“援友们”都能看到他急匆匆上班的身影,几乎每天晚上,援疆指挥部食堂的大师傅总是把凉了的饭菜热了又热……最近,因为值班、维稳等工作任务比较重,李旭已经有近20天没有回援疆公寓了。“维稳安保期间,园区领导24小时全天候在岗在位,我也不能例外,就在办公室里支了一张床,以办公室为家啦。昨天到前指参加十九大精神学习传达贯彻会议,大家都笑说我还穿着沾满泥土的夏凉鞋。”李旭笑着对记者说。
“李旭作为一名援疆干部,能很快融入反恐维稳新常态,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在维稳值班、民族团结和发声亮剑等各方面同园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并肩战斗,体现出了一名援疆干部的高度自觉和良好作风。”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伏彪如是说。
让民族团结的绚丽之花常开
“民族团结一家亲,豫哈人民心连心”,援疆工作以来,李旭积极投身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来,用真情、真用情,真结亲、结真亲,先后在农业科技园区和援疆指挥部结了哈萨克民族亲戚2户。
农业科技园区亲戚阿依江·依尼巴依大姐一家属于低保户,夫妻俩人双双下岗,又都常年有病,平时靠做环卫工作维持生计。李旭多次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一口一个“姐姐”,阿依江·依尼巴依大姐常年冰冻一般的心逐渐被暖流打开,无不感叹地说:我父母已双亡,唯一的哥哥也在三四年前去世,可以说我在世界上已无亲无故,你既然把我真心当姐姐,我就认你这个亲弟弟,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娘家人!
阿依江·依尼巴依孩子学习不努力,李旭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其要发愤图强;阿依江·依尼巴依两口有时为生活琐事生气,李旭在中间耐心做安抚调解工作;阿依江·依尼巴依想为考上大学的侄女凑点学费但面露难色,李旭及时把“借款”2000元送到她手里以解燃眉之急……
今年9月份,阿依江·依尼巴依老公的环卫工作合同即将到期,很想到另一家效益好、工资更高的企业上班,但苦于没有“门路”,干着急也没啥好办法。李旭听说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动所有在哈密能和该企业领导说上话的老乡、朋友帮助“说说情”,最终该企业接纳了他,近期待体检后可正式上班。
亲情同时也感染着李旭一家人,远在河南郑州的爱人和孩子,在暑假也来到哈密一同走亲戚,两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地吃了一次“团圆饭”、照了一张“全家福”。
每位援疆干部人才都是一粒种子、一面旗帜
哈密市委书记卢蜀江在慰问河南援疆干部人才时深刻指出:一人援疆,一家人都在援疆。每位援疆干部人才都是一粒种子、一面旗帜,希望大家在困难中磨砺锻炼,在压力下成长提高,把援疆经历转化成人生历练和宝贵财富。
哈密市委副书记、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李湘豫在《履行使命担当建设美丽新疆—记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的家国情怀》一文中深情谈道:每个援疆干部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就是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它激励着我们在援疆工作中履行政治责任、担当时代使命、书写精彩人生。
“援疆工作,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极具压力和挑战;援疆干部,要忍受远离家庭和亲人的孤苦,克服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不适。但有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后方派出单位的坚强后盾,有扑下身子、务实重做、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有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精神气概,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援疆各项工作任务。”
这是记者看到的李旭给郑州派出单位工作汇报材料中的一段话,这是他援疆将近一年的心声。是的,前方和后方、家庭和个人,因援疆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更因援疆而更加精彩。援疆干部人才的援疆行动,也时刻激励着后方家庭和亲人更好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更快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