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岳新建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程--援疆。这一年,他45岁,是周口市为数不多取得全科医师证的医生之一。经过慎重考虑,岳新建决定援疆,成为周口市三人援疆医疗组的组长。
岳新建为患者测血压。
西行援疆显身手
登上西去的列车,岳新建却心绪难平:85岁的岳父刚做过髋关节置换术,岳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女儿就要高考了,这一切,让他心有千千结。
来到了哈密市伊吾县,这里壮美风景让援疆干部震撼,但迥异的气候、语言的不通也让他深感不便。这些,援疆干部都在默默克服着,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全身心投入崭新的工作中。
岳新建的医疗小组被分到伊吾县人民医院,这是县里最大的医院,硬件条件相当不错,但是医资力量相对薄弱,全院七八十名工作人员,有职业医师资格证却仅有8名,很多科室都没有开设,甚至没有一名麻醉师,稍大的一些手术就无法开展。
周口援疆医疗小组的到来为伊吾县人民医院带来了新气象,岳新建积极与院领导交流,与医护人座谈,查看设备情况,了解科室状况,从教学查房、业务讲课、专题讲座,到疑难危重病例、手术讨论会诊,他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很快,他就以娴熟的专业技术为全院医护人员打开了全新的视角。他提出改善就诊环境、优化诊疗流程的建议被采纳,医院调整了科室布局、简化了诊疗流程,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为了激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岳新建结合医院实际,对临床科室进行工作量化考核,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妇外科护士长说,以前耗材石膏用的很少,存了几大箱,自从采取工作量化考核后,医护人员主动学习的多了,相当一部分人员学会了熟练为患者打石膏条,石膏现在快用光了。
刚到伊吾县人民医院,岳新建就发现院内没有堪称县级医院标配的CT机,很多诊断无法进行。为此,他起草了购买CT机的可行性报告,并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在岳新建的游说下,县财政最终拨款518万元为县医院购买一台16排螺旋CT机,大大提升了医院诊疗水平。这台CT机买来后,岳新建更忙了,很多片子都要由他这个全科医生来看,夜里一有电话他就来医院,看片子参与会诊。
针对伊吾县地广人稀的特点,岳新建带领医务人员经常性开展巡回义诊活动,把医院“搬”到群众身边。3年来,岳新建和援疆医疗小组一起,走进群众家中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诊治128人次,开展健康体检15770人次,为各族群众免费发放各类药物近3万元。
伊吾县人民医院逐渐发生着可喜的变化,3年来,该院每年业务量都保持20%左右的增幅,今年上半年接诊1.7万多人次,住院治疗1087人次,这些数据对于内地县级医院算不了什么,但均创造了伊吾县最高水平。
妙术仁心美名扬
伊吾县距哈密市区有近200公里路程,伊吾在天山北,哈密市区在天山南,地形复杂,其中一些山路手机没信号,正常情况下,这段路开车要走4个小时。因为经常有患者转诊,从伊吾县送到哈密市区,这段路,岳新建不知走了多少回。
“最难忘的是第一年冬天,送一个患者过天山。”岳新建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那是2014年冬的一个下午,苇子峡乡一名村民遇到车祸,送到医院时是下午16时,患者脾脏破裂,胸部积血严重,生命垂危,而伊吾县人民医院没有血液,没有麻醉师,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马上转院。此时彤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雪,要跨越天山,把患者送到哈密市区,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事儿。
“救人要紧,立即出发!”岳新建当机立断,立即登上救护车。一般情况下,转诊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而这名患者情势危急,一下子派出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前往,岳新建带队。
行至路上,大雪飘起,到达天山时,大风裹着雪花,漫天飞舞,能见度极低。救护车在风雪中缓慢行进,然而意外情况还是发生了,刹车突然出了问题,车辆难以控制,沿着山路不断加速下滑,直冲悬崖。在一车人的惊呼中,经验丰富的司机急中生智,把车别向山体岩石,车子转了几圈后,终于停了下来,车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庆幸死里逃生。凌晨4时,救护车顶风冒雪赶到哈密市区,走了整整12个小时。患者虽然经历了风险,但最终得到了及时救治。
“生命高于一切”。本着这个理念,岳新建挽救了一个濒危的哈萨克族老人。那是2014年5月,岳新建带队到前山乡义诊,在一户哈萨克族牧民家,他发现一家七八口围坐在炕上,为一位老人祷告送终。岳新建上前了解情况,乡卫生院院长介绍,这是一位肺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处于心力衰竭状态,家人已放弃治疗。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岳新建跪到炕前为老人仔细检查,认为老人还有救,并及时对症治疗,从死神手里把老人拉了回来。
妙术+仁心,为周口援疆医生赢得了有口皆碑的好名声。现在许多病人一到伊吾县人民医院,第一句话就是“我找河南医生”。伊吾县领导对援疆医生给予高度评价:“周口援疆医生直接接触基层,服务群众,解除疾患,最接地气,所以最受欢迎。”群众和领导的肯定,让岳新建深受鼓舞,这也是支撑着他们度过援疆岁月的最大动力。
民族和谐佳话传
援疆3年,岳新建主动融入民族团结工作中,积极与少数民族交朋友,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里,他收获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信任和友谊。
2014年7月,岳新建结对帮扶哈萨克族高二女生阿依努尔汗·热依斯,给她送去1000元现金,并为她买书包、字典、笔等学习用品,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在岳新建的帮助下,阿依努尔汗的笑容越来越多,成绩提升得很快。
淖毛湖镇24岁的维吾尔族女孩米热阿依·艾力,患上一种罕见的疾病——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症,在新疆治疗近一年不见好转。岳新建得到援疆指挥部的支持后,与河南省肿痛医院取得联系,2015年4月带着米热阿依赴郑州治疗。经过一个月精心治疗,米热阿依病情好转,在岳新建的积极奔走下,医院全部免去了近5万元的医疗费用。今年5月,米热阿依病情反复,岳新建带着她再次来到郑州看病,安排住院、照顾起居,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还给她拿了1000元钱。经过治疗,米热阿依症状减轻了很多,现在可以照顾自己了。
新疆财经大学大一学生、哈萨克族学生哈伊热提·萨哈尼患癫痫频繁发作,被迫休学在家。他的父亲、哥哥都因为癫痫去世,家中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得到领导支持,岳新建带哈伊热提到河南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并想方设法筹集治疗费用。哈伊热提病情稳定出院回家后,岳新建隔三岔五到他家看望,及时了解他的病情变化,并与他的主治医师多次沟通,商定治疗恢复方案,大大减轻了哈伊热提家的经济负担。
岳新建和同事们的无私奉献,使医疗援疆成为河南援疆的一个亮点。2014年、2015年,他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援疆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