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予春是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一科副主任医师,2015年7月,作为河南省第八批援疆医生中的一员,他踏上了援疆之路,成为哈密市中心医院精神科的一名医生。
李予春说,接到援疆命令时,看看年迈的父母,望望理解我的妻子,想想正在准备小升初的儿子,想想千里之外是完全不了解的陌生环境,我也曾辗转反侧……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援疆,我想说,我援疆我自豪!
李予春(中)在市中心医院查房。
援疆后接到的第一项重要工作
来到哈密后,李予春接到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训征兵体检有关人员。征兵体检由于涉密,无法与他人交流、无法上网查资料,只能立足专业,从细节做起。部队提供的材料有300多页,李予春看了近10遍,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得找出专业书籍查阅,把每一个难点搞清楚。
培训对象为哈密市一区两县征兵工作的各协调部门有关人员。李予春对照往年体检标准,讲授了2015年征兵体检工作的重点、思路、特点,让参训人员明明白白去工作。认真的工作换来了一致的好评,也受到部队的肯定和表扬。在体能测试中,李予春同官兵在一起;在心理检测中,李予春及时解决测评中的问题;在职业适应性检测时,一名哈萨克族女青年由于不懂汉语,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李予春帮助其释义题目,最终完成了测试。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
冬日的一天23时许,李予春已洗漱停当,准备入睡。突然,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来。
作为医生,电话就是命令。李予春跑步来到市中心医院妇科。患者是一位中年妇女,既往有躁狂病史,孕期未服用抗躁狂药物,此次产后3天,病情波动,不停地大喊大叫,情绪不稳。面对这样的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都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置。
李予春先稳定住病人的情绪,结合病人的病史和精神检查结果,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服药,直到情绪稳定、安然入睡。这时已是凌晨1时,李予春才迎着寒风回到宿舍。
2016年4月的一天,李予春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电话,让他会诊一名患者。李予春心里思量,上午已给这位患者看过病了,下午为什么还让去看?是病情有变化?还是会诊有异议?
带着疑问,李予春来到急诊科。患者是一位26岁的女性,前一天晚上突然不能行走,被家属背到急诊科就诊。接诊后查出,患者电解质紊乱,头颅CT未见异常,未发现阳性体征,目前正给予纠正电解质治疗。但患者表现不语、眼含泪花、烦躁不安,在床上不停地扭动。李予春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有大动脉炎病史,在其颈部放置有血管支架。查体其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结合大动脉炎病史,其主要并发症即为脑血栓形成,李予春高度怀疑其为血栓脱落导致脑梗塞。
李予春询问主管医生患者病情变化,医生描述其早上检查没有发现病理征,就是不语、烦躁、情绪不稳、不能行走、电解质紊乱。其头颅CT为发病后不足24小时做的,故可能不显影,加之患者不语,检查配合程度不够,掩盖了病情。
李予春进一步与急诊科医生商讨病情,一致怀疑栓子脱落所致脑梗塞。诊断基本明确,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危重,要求家属配合诊疗。
家属要求去乌鲁木齐医院治疗。为配合患者转院,李予春一方面告知在转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一方面积极协调转院。
由于病情明确,患者到乌鲁木齐后治疗效果很好。出院后一再感谢市中心医院和李予春医生。
促进豫哈两地精神卫生交流
李予春定期下到基层,为牧区群众送医送药送温暖。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都留下他的足迹。
李予春还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将医学知识、先进理念与哈密的同事共同分享。同时,利用所学专长,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为哈密区域心理学爱好者传授知识。
依托河南省精神卫生资源优势,李予春积极促进豫哈两地精神卫生交流。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党组书记沙春阳到市中心医院考察,市中心医院有关负责人到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交流,收治哈密疑难病患者。河南省为哈密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并为哈密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促进哈密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
李予春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牧区给牧民送医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