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本是逝者留给亲人的一份慰藉,然而它可能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在现实生活中,因遗产继承闹的亲人形同陌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继承人之间因争夺遗产对簿公堂的案例更是不在少数。
近日,当事人李某将一面写有“尽职尽责 秉公执行 执行高效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河南援疆干部哈密铁路运输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朱军鑫手中,并连声表示感谢。
本案被执行人李某的舅舅并非不想把遗产分配给李某,而是觉得自己为了大家庭曾付出很多,外甥李某非但不理解,还未与其充分沟通就诉至法院,让其难以接受。而外甥李某认为自己母亲早已去世,其作为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姥爷遗产,把舅舅诉至法院也是无奈之举,经法院调解后其舅舅未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其催要无果还与舅舅发生激烈口角。 朱军鑫法官在详细了解执行案情后,发现该案虽然法律关系清楚明确,被执行人账户也有足额财产可供扣划,但为了化解亲属之间的矛盾,修复亲人间的亲情,本着“分清遗产、不分亲情”的妥善处置原则,通过组织双方见面谈话沟通的方式,积极开展调解工作,让当事人面对面把话说清、把误会化解,从“法理、情理、伦理”等多角度切入,着重向当事人详细释明了法定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也劝导舅甥互谅互让,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要尊重长辈、重视亲情、以和为贵,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维护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牵挂和情感。最终在朱军鑫法官的倾力调解下,李某舅舅当场将10万元转给李某,一场争执许久的继承纠纷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哈密铁路运输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于基于家庭关系产生的纠纷,积极适用调解方式,化干戈于诉前、止纷争于庭外、保权益于执行,充分了解案件背后因素,努力解开当事人心结,引导当事人消除对立、弥合亲情,有力维护了家庭和谐,传递了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