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连日来,天山南北各族群众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处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葡城吐鲁番的庆祝活动上,一串串如玛瑙般晶莹剔透的各色葡萄、一张张透着阳光色彩的淳朴笑脸,氤氲出一幅醉人的幸福画卷。吐鲁番的葡萄享誉中外,由此衍生出的葡萄产业是吐鲁番市落实富民兴疆政策的项目之一,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作用,聚焦政策帮扶、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强化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护航乡村振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区一贯到底、落实见效,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开展“清单式”政治监督
格库铁路是我区“南北两环”铁路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格库铁路半年时间过货量超过510万吨,不仅成为我区联通各地的运输大动脉,还有效释放沿途地区既有运力,助推南疆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围绕“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目标,自治区纪委监委驻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制定监督清单,紧盯重大项目建设,通过经常性会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联合督查等方式,重点工作及时通气,突出问题共同研判,提升了监督质效。继格库铁路之后,今年全区实施交通建设项目67个,建设规模9898公里,已完成投资158.3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3倍。
政治监督质效明显提升,政治监督清单功不可没。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纪委监委明晰任务职责,编制清单化监督方案,区分地州市纪委监委、派驻(派出)机构、高校、国企纪检监察机构的不同职责定位和监督对象,开列4张政治监督清单,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8个方面,细化20余项具体监督内容。
“4张清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宗教健康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既点明监督什么,又讲清防范和纠治什么,真正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的任务单,也是检验成效的考核单。”自治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晓林介绍。
库车市各乡镇积极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结合民俗文化特点,打造以文育人、以文会友的特色文化品牌。(库车市纪委监委 袁欢欢 摄)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对这一要求落实情况的监督,也是政治监督清单列明的内容之一。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党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按照政治监督清单的要求,先后形成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监督措施、政治监督任务清单。对着清单抓监督,靶向更精准,发力更有效。通过驻点调研、座谈交流、约谈提醒、督促整改等,让文化部门等一批承担落实责任的单位,及时纠偏正向,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今年以来,自治区各文化单位不仅着眼于打造舞剧《张骞》、歌舞晚会《新疆是个好地方》等文艺精品,还组成11支“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深入各地州市乡村、社区演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记嘱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毫不松懈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围绕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入克州、喀什等地,就开展纠“四风”树新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调研。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清单。指导35个脱贫县纪委监委,督促发改、卫健等职能部门完成1.8万个民生项目排查,推动65个单位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纪委监委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审批、惠企政策落地、干部作风建设等开展专项监督,着力疏通“堵点”、解决“痛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纪委监委 黄玮玲 摄)
窗口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纪委监委紧盯行政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推诿扯皮、“中梗阻”等问题,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商局、发改委等窗口单位开展全面作风“体检”,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提出限时整改要求。
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推进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昌吉州纪委监委在重点纠治“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落实和担当不足、“为官不为”等问题的同时,聚焦重要节点、易发多发领域,通过开展县市“交叉互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化公款吃喝、“一桌餐”“会所宴”等专项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对违规缴纳公积金、补充医疗险和公务加油卡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必须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自治区纪委监委将纠治“四风”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制定深化作风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为基层减负工作监督检查的措施及任务分工,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措施等制度规范,督促有关部门出台完善系列配套制度,切实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破解问题、堵塞漏洞。
为推动普遍性、多发性、潜在性问题源头治理,自治区纪委监委建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制度,坚持每月公开发布查处情况、定期通报典型案例,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今年1—7月,全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9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93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38人。
“现在的干部,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一条心。”如今,群众反映问题的少了,给干部们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多了。
紧盯基层一线 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喀什地区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馕小帅”合作社,是一家以馕加工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每打一块馕都有提成,一个月打了多少馕,该发多少工资,公示栏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员工艾海提·麦海木一边熟练地把成品馕打包成箱一边说。
3万平方米的馕车间,402个馕坑规模,日均产馕30万个,安置就业人数1200人……如今,伽师县馕产业已初步形成县有产业园、乡有合作社、村有直销店的发展格局。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作为自治区十大产业之一,馕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馕文化产业园建成以来,伽师县纪委监委主动跟进监督保障,发挥产业园党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由县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帮带指导,紧盯产业政策落实、职能部门监管服务、园区廉洁高效运转等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西海•博斯腾湖秋季捕鱼活动在新疆博湖大河口(西海渔村)景区盛大开幕,来自五乡两镇的各族群众集中展示了各乡镇农业建设新成就、脱贫攻坚新成果、乡村振兴新面貌,以累累硕果同庆丰收的喜悦。(博湖县纪委监委 年磊摄)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了加强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县市纪委监委紧盯换届风气,及时跟进监督,助力选好乡村发展带头人。
换届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成立4个换届风气监督检查组,赴地州市和重点县(市、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干部选任监督,紧盯关键环节,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协同监督和快查快结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新当选为卧里托格拉克镇尤库日阔什库勒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排尔哈提•那斯尔告诉记者:“镇纪委给我们派任务,带着我们做监督,我和村里的监察信息员了解群众的反映就及时报告,没有人再去干违法乱纪的事,大家伙相信我们,我们干劲很足。”
在与喀什毗邻的和田地区,于田县纪委监委紧盯惠民惠农补贴落实和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护航“沙漠人参”大芸远销全国各地;在“东方葡萄酒活化石”昌吉州,纪委监委盯着产业政策落地、惠民措施落实等抓监督,助力打造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
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强有力的监督助力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各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奋力书写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