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深化作风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在全自治区开展为期9个月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
据介绍,《方案》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诚信建设、履行承诺信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解难纾困,规范执法司法、优化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规范权力运行等6个方面、25个具体问题,系统开展专项治理。
专项治理期间,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打出一整套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组合拳”。通过深入调研摸排,畅通信访举报,积极借助媒体发现问题。建立完善与发改、工信、审计等部门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全面掌握影响营商环境改善优化的难点堵点和问题线索,切实找准问题症结、形成治理良方。
同时,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作为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专项监督的重点内容,统筹区地两级纪检监察力量,对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聚焦涉企交往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行为,严肃执纪执法,快查快处,及时通报曝光。做实做细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形成强有力震慑。深入分析查处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找出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推动问题所在地党委政府拿出具体管用的办法,逐一抓好整改落实。
自治区纪委监委成立4个小组,对33个县市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调研监督。调研期间,各组座谈交流126次、谈话312人次、实地查看102个乡镇(街道)、578个村(社区),入户走访中小企业132家、群众(商户)432人次,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督促整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