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委巡察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随机抽取4个乡镇和15个村党支部,对落实上级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典型案例公开曝光,确保巡视巡察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图为该市联合巡察组深入汗德尕特乡阿尔恰特村向牧民了解有关情况。
“督促、指导中泰集团党委建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规范权力运行制度61项……”1月1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召开的派驻(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会议上,作为自治区派驻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自治区纪委监委驻新疆中泰集团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的发言格外引人关注。
探索以上级纪委监委派驻形式强化对国企监督的有效机制,织密织牢派驻机构监督网,是自治区纪委监委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一年来,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有效覆盖+创新覆盖” 构建全覆盖监督格局
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委扭住“全覆盖”“高质量”两个关键点,把加强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派驻监督、消除“盲点”作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摸底调研后,将28家自治区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48家部门管理副厅级以上事业单位纳入派驻监督范围,实现对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派驻监督全覆盖。
改革后,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监督范围新增了7家事业单位。面对监督的点多线长面广的新情况,该纪检监察组聚焦监督重点,紧盯“关键少数”,通过建立完善和有效运用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等机制,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背对背”监督为现在相互协同作战的“肩并肩”监督,使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合力,推动7家被监督单位党委扛起主体责任,向下属的291个党组织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
在新疆大学、中泰(集团)公司派驻改革试点工作期间,自治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完善关于深化向新疆大学、中泰(集团)公司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搭建派驻监督“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组织架构体系、理顺各方关系。同时,将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新疆银行2家金融企业纪委改设为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授权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将其余13所区管高校、9家区管国有企业纪委书记任命为监察专员,设置监察专员办公室,与高校、国有企业纪委合署办公。
针对一些地区虽有过探索,但形式不一、基本“派而不驻”,不少地方存在等待观望思想和畏难情绪等,自治区纪委监委持续加强对地、县两级的指导力度,并对地、县两级派驻机构设置分别作出统一规定,县(市、区)实行分片归口派驻,总体上设立党群、行政综合、科教文卫、工交财贸、农林水牧和政法系统派驻纪检监察组及派出纪检监察工委。
“改革前,各级派驻机构主动报告工作意识弱,监督满足于列席会议、接信接访、重要节点督导检查,伴有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后,各级纪委监委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促使其依规依纪依法主动履责,推动派驻监督提质量、上台阶。
2020年,自治区各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10571件,立案审查调查444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56人,同比分别增长126.8%、148.4%、243.8%,派驻监督质效明显增强。
“重心下移+完善制度” 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
在抓好区地县三级派驻机构改革的同时,自治区纪委监委积极推进监察监督向乡镇(街道)延伸,指导县(市、区)监委派出1067个监察办公室,与乡镇纪委(街道、园区纪工委)合署办公,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共进的监督格局。
为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关于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指导意见》,重点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设置、村(社区)监督力量作用发挥、村(社区)划片交叉监督、基层“微腐败”整治等作出规范。
按照“就近协作、便于集中、优势互补、增强合力”的原则,奇台县纪委监委将全县15个乡镇派出监察办公室“捆绑式”建立4个横向协作片区,把87个村(社区)分为32个纵向协作片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明确工作定位、聚焦监督首责,灵活运用“分片互查”方式,相互借力,实现“短频快”交叉监督、“稳准实”联合监督,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监督效果,从问题线索处置、案件审查调查到案件质量交叉预审“一条龙”开展工作,有效破解办案力量不足、案件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更好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职能作用,自治区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自治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
“有了工作规程,我们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在监督范围、工作职责、监督检查、线索管理、案件审理、协作办案等方面都更加规范了。”吐鲁番市托克逊镇纪委书记于红霞说。
向村(社区)延伸巡察,是自治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去年,自治区纪委监委专门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鑫表示,要稳步推进村(社区)延伸巡察全覆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巡察,确保问题巡深察透。
一年来,各级巡察组深入基层、走村入户,突出巡察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巡察整改,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提高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巡察全覆盖质量,以巡察实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获得感。
与此同时,不断健全“一体两翼”巡视巡察联动格局,提升监督质效。在对全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后,及时形成《关于强化上下联动 提升巡察质量的现状及对策建议》,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地州市党委巡察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重要事项报备等制度。
“指导意见明确了区地县联动、部门协作联动、成果运用联动、信息共享联动、组织保障联动、制度建设联动6个方面的上下联动重点,使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自治区党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召开全区巡视巡察工作会议、调研督导、巡察工作专项检查等方式,指导地县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巡视巡察工作纵向衔接、横向互补。
伊犁州纪委监委牢固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坚持查薄弱、补短板,通过教育培训、竞赛练兵、一线锻炼等方式,为纪检监察干部“充电蓄能”,着力解决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问题。图为伊犁州纪委监委各部室、派驻机构通过竞赛练兵,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建强队伍+健全机制” 提升监督质效
“异地交流任职,使我在新的岗位上开展工作手脚放得更开。”日前,呼图壁县纪委监委原班子成员殷辉明异地交流到昌吉市纪委监委任职,在他看来此举有效破解了熟人社会难监督的瓶颈。
一年来,自治区纪委监委选优配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优化整合纪检监察力量,着力提升监督执纪工作质效。在昌吉州开展县(市)纪委监委分管审查调查工作的副书记(副主任)、常委(委员)异地交流任职试点,就是创新举措之一。
截至目前,该州共开展异地交流3批,交流使用干部22名,有效解决了县(市)纪委监委案件推进难、重大案情突破难、时限效率保证难等问题,实现了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的突破。自去年5月实行异地交流以来,各县(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立案数、结案数,同比分别增长117.5%、138.2%,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明显提升。
“请结合案例,指出本案存在的程序性错误并说明理由?”“未经批准扩大调查范围和事项,依据监察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不久前,察布查尔县纪检监察系统“大练兵”2020年度年终总决赛拉开帷幕。
一年来,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2018—2020年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分级培训、全面覆盖的要求,各地州市纪委监委认真组织开展“一周一考、一月一练、一季一讲、一年两赛”全员培训,聚焦履职实务,把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精准培训、靶向辅导、跟班实战等方式,着力提升专业能力。
“从以往个别干部存在本领恐慌不会干,到现在的来之能战能干好,变化确实很大。”莎车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杰感触颇深。
自治区纪委监委坚持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律人者必先律己”的理念,增强本领的同时,严防“灯下黑”,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通过制定《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办法》《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规范》《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督查工作办法(试行)》《自治区纪检监察干部打听、干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和请托违规办事的报备及责任追究办法》,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健全内控机制,完善监督执纪执法权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体系,推动内部督查全覆盖,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权力受到严格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