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低保金还在领吗?”
“低保金一直在领,每个月直接打到我银行卡上了。”
“你家脱贫以后,帮扶干部还经常来看你吗,来了都干什么啦?”
“帮扶干部忙得时候打电话,有空就跑来看我,逢年过节还给我带吃的用的。来了后帮我一笔一笔算收入,看该享受的政策我都享受没有,真的太感谢了,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太好了。”
近日,哈密市伊州区纪委监委干部在监督检查脱贫工作情况时,来到东郊开发区幸福村脱贫户司某某家中走访,了解他家脱贫摘帽后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帮扶干部落实“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实地检查,确保脱贫帮扶“扶上马、送一程”。
脱贫摘帽,不等于一劳永逸。为保持各项脱贫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哈密市纪委监委印发《〈巩固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行动方案〉贯彻措施》,建立监督清单制度,分别制定已脱贫摘帽贫困县、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县监督清单,明确具体监督事项21个,做到靶向监督、精准监督,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基本职责,聚焦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落实情况,紧盯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农牧区一线,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年6月,妻子突然生病住院,当时我很担心拿不出住院费,没想到健康扶贫政策延续,最后我只支付了10%的医疗费,大大减轻了压力,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太好了。”面对哈密市伊吾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干部,该县土葫芦乡沙梁子村脱贫户阿某某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对照脱贫攻坚监督清单,通过随机抽查、实地走访、电话了解等方式,深入了解贫困户脱贫摘帽后教育、医疗、社保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对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等政策延续情况加强监督,确保脱贫户不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失业返贫、因疫情返贫。
“真没想到我的草场补贴还能退还给我,真是太感谢纪委监委的同志们了!”哈密市巴里坤县大河镇打柴沟村村民多某某领到清退的3140元草场补贴时激动地说。
上半年,该县纪委监委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通过查阅账目资料、走访了解,迅速查清时任大河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旧户西村党支部原书记李某贪污挪用农牧民草场奖补资金、草场安置补偿费等违纪违法事实。最终,李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县纪委监委在该镇召开退赔大会,将63.31万元如数退还给了298户村民。
产业扶贫是推动贫困户脱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2018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盘点”,针对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挤占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快查快办、跟踪督办,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项目和资金的黑手,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守好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今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6件,党纪政务处分59人、组织处理10人。
“虽然贫困户已经全部摘帽,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将持续把‘四个不摘’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持续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哈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