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是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加坚定地把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做到令行禁止作为首要任务,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主题主线,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两次会议精神落实落细。
自治区纪委监委政策法规研究室
坚决严管厚爱打造纪检监察“铁军”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描绘了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指明了建设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新疆长治久安矗立起新航标、锚定了新坐标、擘画出新目标。以强有力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离不开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担当尽责、履职奉献。我们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全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纪律部队”。
一方面,要始终坚守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力加强对监督执纪执法权的制约和监督,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保持和发扬正视问题的自觉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查处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失职失责问题,及时清除政治不纯、品行不端的“害群之马”,以严格的监督约束防止“灯下黑”,以铁一般的纪律锻造铁一般的队伍,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工作实绩选人用人,常态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关爱行动,持续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实现价值。
驻党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驻党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辩证把握严管和厚爱、约束和激励的关系,精准把握“因公”和“谋私”的界限,既把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又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既用监督加压、又用信任加力,正确处理容错纠错和违纪违法的关系,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标本兼治的功效,推进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激发和保护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围绕教育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好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要求,督促高校党委切实担负起管党治校政治责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到教育教学、学术科研、管理服务等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识别和评价机制,把准把严干部政治标准,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坚持“凡引必审”,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确保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督促高校党委始终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不断加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落实好高校辅导员工作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管理与考核等制度要求的同时,做好政治重视、待遇激励、培养常态、数量配备、经费提高等关心关爱措施,不折不扣兑现纳编定岗、双线晋升、津贴补贴、待遇提升等政策,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督促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政治表现和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聘任和定期注册、评价的首要内容,确保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纪律严明、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督促高校党委认真履行以案促改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巴州纪委监委
让“掉队”干部在严管厚爱中
卸下包袱 重新“归队
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抓好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回访教育,通过面对面谈心、集体谈话、组织了解、家访等方式,让“掉队”干部在党组织的严管厚爱中卸下思想包袱,重振精神、重新“归队”。
靠前监督,让纪法约束有硬度。各监督检查室把对受处分党员的回访工作,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制作《回访日程表》,确保无遗漏;并建立回访台账,保证回访效果。每次回访工作开展前,工作人员按照“六必知”的要求,详细了解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受处分原因、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对处分决定的认同情况、受处分后的工作和思想状况,确保处分决定执行不打“白条”。同时,全面了解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构履行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职责的情况,掌握受处分党员干部现实表现等情况,实现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思想动态、整改情况的全过程监督。
压实责任,让批评教育有力度。我们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违纪情节、处分类型、岗位特点和个人表现,量身定制个性化回访教育方案。同时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支部书记每月与其谈话不少于一次,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纠正错误认识。派驻机构也将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教育转化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确保教育挽救工作持续深入有力度。近两年,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对2598名违纪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突出引导转化,解除思想顾虑,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
宽严相济,让组织关爱有温度。各级党组织注重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使其深刻感悟组织的良苦用心,从而转化思想、转变态度,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回访教育结束后,形成回访教育报告,归入受处分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为其评先评优、职级调整、职务晋升等组织考察工作提供客观评价和参考,对于积极改正错误、表现优秀、工作突出的,在影响期结束后向组织推荐重新提拔使用,树立“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体现组织的关爱,激励他们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