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那边是否有新的情况?”
“我们最新梳理了涉案企业近5年投资并购的项目资料,发现部分投资行为有变相套取国有资产的嫌疑……”
几天前的案情分析会上,我们专案组正在对案件情况开展讨论。这是一起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审查调查对象作案手段隐蔽,资本运作和内幕交易频繁,加之自恃进行了长期、充分的准备,到案初期拒不交代其违纪违法问题,甚至百般狡辩“国际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投资本来就有风险”,案件查办一度陷入困境。
如何寻找突破点,成为专案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咱们必须换个打法。”在案情分析会上,大家一致认为。
以往案件查办期间,内审外查的同志在谈话突破的同时,还要负责梳理分析材料、固定谈话笔录等多项工作,在办案周期短、工作强度大等情况下,案件吃紧阶段往往书证材料“满天飞”“一层灰”,以致谈话突破实效、笔录证据质量等经常受到影响。
结合以往办案存在的问题,专案组及时整合综合组力量,一方面负责梳理分析调取的证据、审核笔录证据,结合对案件整体情况的掌握,对外围谈话、取证工作等统一“派单”。另一方面,对发案国企重大投资、业务经营等存在的问题,迅速开展全面的筛查工作,锁定权钱交易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人员,为案件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奇怪,这家私企的股东之前都是宋某的家人,被国企收购前一个月,股东中突然冒出一个和宋某没有丝毫关系的徐某,而且始终没有实际出资啊。”对发案国企收购某私营企业的材料进行梳理时,我们发现了疑点。
为解开这一疑团,专案组及时调取相关资料,发现徐某系与审查调查对象交往密切的老板乔某的亲戚。“马上起草请示,安排骨干谈话力量与乔某见面谈话。”得知该情况后,专案组组长立即作出安排。
次日,我们将乔某找来。
“你自己找的老宋?你俩之间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联系上的?再说那个企业的资产早就烂掉了,你还让你亲戚去投资?你怎么就知道马上要被国企收购了啊?”谈话人员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在谈话人员的追问下,乔某道出了事实真相。原来,宋某为套取国有资产,曾与审查调查对象达成约定:审查调查对象利用职务便利,主导所在国企出资收购宋某企业,帮助宋某脱手不良资产;宋某将送给审查调查对象的干股交给乔某的亲戚徐某代持。
“股权里究竟藏着什么猫腻,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我们趁热打铁,将审查调查对象再次找来谈话。
“看来,我以为的万全之策,终归是自欺欺人……”在事实证据面前,审查调查对象的态度终于发生了转变,案件查办工作开始峰回路转。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回忆近两个月来,案件由举步维艰到顺利突破,再到进展迅速的变化,我越发认识到材料的梳理、分析工作对于推动案件查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