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简单朴素的号召,200多声满腔热情的回应。一场简单的出征仪式,34名党员突击队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出发!跨越4省14市、车程2979公里赶赴河南灾区,只因曾许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只为将光明送进灾区的“最后一公里”
7月下旬,河南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多地电力设施受损严重,百姓生活受到影响。危难关头,国网新疆哈密供电公司按照据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一部署,34名党员突击队员于7月22日星夜驰援河南,开始了长达11天的援豫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到达河南省登封市后,马不停蹄地开展电网抢修工作,克服环境陌生、气候闷热和饮食习惯不同等重重困难,力求将可靠电力送至每一户居民家中。灾害无情人有情,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不畏难险、甘于奉献的“铁军精神”,收获了登封市当地政府和居民满满的赞誉和关怀,与灾区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光明守望赞歌”。
电力铁军 所向披靡战“险峰”
党员突击队在河南登封唐庄镇集结。通讯员冯洋 摄
7月24日18时30分,集结号吹响!
34名党员突击队员不顾疲惫,在登封市唐庄镇南坡村,开展首次电网抢修工作, 对10千伏唐坊线105号杆南坡支线16-27号杆进行抢修。
洪灾过后,唐庄镇的南坡村、东张庄村和刘家沟村等7个村子的电力线路设备均有不同程度损坏,现场抢修工作涉及多工种合作。在对接登封市供电公司及唐庄供电所之后,援豫工作人员迅速编制抢修方案,兵分两路,逐步开展电杆组立、电缆制作、台区恢复等一系列抢修工作,分段恢复供电正常,尽全力缩短抢修工期。
7月的中原大地,气候闷热异常,尤其是遭遇洪灾后,环境更加潮湿。仅仅工作一小时后,队员们的汗水便由内衣逐层渗透至外套,每到正午时,闷热的天气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工作现场周围都是前来观望的村民,殷切的眼神不由让队员们手里的活儿快了几分。
7月26日,在河南郑州登封市唐庄镇刘家沟,党员突击队员正在对10千伏受损线路进行重新吊立。 通讯员王朝锋 摄
令人欣喜的是,29日,唐坊镇3000余户居民全部恢复正常用电,标志着公司援豫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34名队员在6天内对10千伏唐坊线105号杆南坡支线4个工作现场多处倒杆、倾斜、断线故障进行处置。
据不完全统计,共新立电杆23基、校正电杆5基、放紧线1450米、完成电缆实验8次,同时制作10千伏电缆终端头2个、400伏电缆终端头1个、新架400千伏安变压器1台。随行的3辆发电车在新疆公司的统一调配下,开赴登封市告城镇为3个居民小区供电服务保障任务,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30日,党员突击队又奔赴登封市宣化镇,与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突击队员一起对10千伏王申支线40-57号杆受损的电缆、导线、杆塔及设备进行恢复,最终与昌吉突击队员的另一段线路合龙,完成10千伏王申支线全部抢修工作。
密制服务 同心协力暖人心
党员突击队正在对引线进行吊装工作。通讯员冯洋 摄
“密制服务”!2019年,国网新疆哈密供电公司精心打造了共产党员服务队“密制服务”,即:在宣传中体现亲密无间、在服务中体现周密详实、在抢险中体现紧密可靠、在效果上实现甜蜜暖心,国网新疆哈密供电公司全员身体力行,如今已是公司的红色名片。
在夜以继日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党员突击队员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认真落实“密制服务”,让身处抢修一线的他们收获了满满的赞誉,也让“豫哈同心”再一次温暖人心。
当党员突击队员在东张庄村抢修时,一些村民主动找到他们,要求参与抢修工作。经过再三考虑后,因为工作量大、缺人手,确定了5位身强力壮、略懂电力技术的村民加入其中,队员们认真详细地向这5位村民讲解了安全知识,在保障他们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协助大家加快抢修进度。牵引、扶正、放线……在统一的调度指挥下,5位村民与队员们同甘共苦,成了大家的得力助手,让远在他乡的队员们干劲更足了。
让大家久久难忘的一幕是:7月26日,唐庄镇东张庄村年仅3岁的“小小居民”韩舒予,怯生生地走到党员突击队员张林翔面前,拿起手中的纸巾为张林翔擦去额头、脸颊上的汗水。小小的举动,定格成了温暖的瞬间。至今,大家想起仍然感动不已。
当地小女孩为党员突击队员擦拭汗水。通讯员冯洋 摄
党员突击队员李明善和同事们在27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两位小姑娘悄悄在工作现场留下了一包零食和水,附带着一张纸条,上面用工整清秀的笔迹写着:“亲爱的新疆叔叔们: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祝你们天天开心!”文字后面还特意画了一颗“小心心”。
在党员突击队员对10千伏王申支线54号杆放导线时,路过工作现场一辆牌照为“豫A-8Q8W7”白色SUV车主透过车窗,向正在挥汗如雨的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为忙碌辛劳的队员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感谢哈密来的兄弟们,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登封老百姓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用电,我代表我们中岳街道感谢大家的帮助!”29日,登封市东城区中岳街道办自发将一面印有“大爱无疆情意切 电力援助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牛佳的手中。
在此期间,国网新疆哈密供电公司和哈密电力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本次“电力援豫”的主力军,也收到了兄弟单位国网河南电力公司登封市供电公司送来的锦旗,称赞党员突击队心怀大爱、温暖人心。
这三面锦旗,见证了豫哈两地人民深厚的情谊!
短短几天的工作里,党员突击队员们将优质服务送进1600户家中,也收获了灾区人民对“新疆电力铁军”高度评价的好口碑。
不忘初心 危难时刻显本色
党员突击队员在烈日暴晒下坚持抢修。通讯员胡培根 摄
“爸爸,你怎么脸上长黑斑了?”党员突击队员侯志军的女儿在和他微信视频聊天时说道。抵达登封市开展抢修工作以来,侯志军连日暴晒在烈日下,面部皮肤因晒伤变黑,晚上和女儿视频时,细心的女儿发现了他脸上的黑斑,这才有了这充满心疼的一问。
7月26日,10千伏唐坊线南坡支线抢修工作正进行到紧要关头了,该支线55至59号杆、79至81号杆处于山区、丘陵地带,与哈密当地的地势环境完全不同。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抢修施工,以往积攒的技术和经验存在局限性。在当地供电所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侯志军和其他队员们最终共同制订出施工方案和运输方案。历时9小时后,最终和其他队员一起完成了10千伏唐坊线两个抢修现场的恢复工作工作。
队员刘传永在参加工作以前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他在公司发出号召的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前往灾区援助的理由就更加诚挚朴素。刘传永说:“生为河南人,我申请参加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并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希望能帮助家乡渡过难关。”
党员突击队正在为线路装拆新变压器。通讯员冯洋 摄
在抵达登封市后,刘传永和其余队员一起配合,共同开展中低压配电线路的抢修工作。他在抢修中一边学习配网知识,一边协同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抢修工作也成了他学习配网知识的好机会。在工作现场,他还主动担任了现场工作安全和队员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护工作,杜绝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伤害和不适。
连日来高强度的抢修,党员突击队员王健实在是太累了,午休时就坐在马路沿石上接连“点头”打盹。其他队员给王健的妻子王璐传回悄悄拍摄的视频后,王璐在视频下回复:“老王,好样的,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抢修工作现场,临时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全体党员突击队员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发扬电网铁军的“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精神,将防汛抢险救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大事,办到河南灾区人民的心坎上。
豫哈同心,风雨共担。在这场五千里援豫行动中,34名党员突击队员代表国网新疆哈密供电公司,用心用情用汗水为灾区送去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