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生在“结亲周”的小故事
艰难险阻挡不住前去结亲的路
作者:河南援疆干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志怀
冰天雪地,但回想起来,却满是温暖的记忆。
2018年大年初六,我乘坐最早一趟航班,从河南返回哈密,去和我的少数民族亲戚过年。
我在新疆结了三个亲戚,一个是巴里坤县下涝坝乡小红柳峡村的吾恩阿力·波拉提,一个是伊州区五堡镇阿克吐尔村的帕尔哈提·阿不来力木,第三个是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阿日西村的麦丽凯姆·买提图尔荪。
2月 21日至 23日,在阿克吐尔村亲戚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24日早上,我们一行 5人(学校的 4名汉族干部,1名哈萨克族司机兼翻译)就准备好铺盖卷和给亲戚的慰问品,开越野车前往小红柳峡村。
一路上,我们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任何晃动的影子,一切都寂静而美好。经过 7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天山深处的小红柳峡村。一路虽翻山越岭,但还算顺利。当晚,我们住在了一位同志的亲戚家,并开展活动。
25日,一大早,我就催着其他人和我一起去我亲戚家。我的亲戚吾恩阿力·波拉提在村子北面八公里远的冬窝子。昨天有村民说去冬窝子的路不好走,积雪很深,前一段时间就有越野车没过去。但我想,都到村里了却见不到亲戚说不过去。三千公里都过来了,这最后八公里走也得走着去啊。再说我们人多,带上铁锹,说不定能过去呢。我们借来2把铁锹就上路了。
越野车在雪地里走着,发出嘎吱嘎吱的踩雪声。真真切切的感觉到雪好深。我开始犯嘀咕了,天这么冷,雪这么深,万一车陷入雪中,怎么办?我一遍一遍嘱咐司机努斯别克慢点开。刚离开村子 1公里,车子便走不动了,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倒退,虽然打开了四轮驱动,但轮子打滑,仍无济于事。于是我们四人下车,用尽全力推车,车子还是纹丝不动。接着,又拿铁锹把四个轮子前后的雪挖了挖,车子可以动了。我松了一口气,我们上车继续前行。为了避开深雪区,司机选择陡坡山路。有个坡太陡,车子差点侧翻,吓得我们一身冷汗。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又前行了大约有 1公里,在经过一片较大的雪域时,车子开足马力往前冲,可是冲到中间地带,又趴窝了,汽车发出很大的动静,感觉它使出浑身力气了,可就是动不了。我们侥幸希望能像刚才一样,挖一挖轮子前后的雪就能走呢,可这次却未能如愿。我们找了一些石块放在车轮子的前后,只见左前轮和右后轮打转。原来车子被车子下面的积雪给架起来了。
锹挖人推越野车还是一动不动
怎么办?我开始有点着急了。车子走不了,亲戚家怎么去?车子怎么开回去?正不知所措的时,有2个人骑马路过。走近一看是村委委员赛克山和村里的另一名干部。他们昨天骑马去比冬窝子更远的亲戚家开展活动,现在返回村里。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他们接过我们的铁锹在轮子前后和车的底部开挖了,他们爬在雪地上去挖车底下的雪,让我既感动又心安。
挖的差不多了,发动汽车,我们六个人一起推,一下,二下,三下,车子还是一动不动。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又有 3个牧民骑着马放羊经过这里,他们见状都赶紧来帮忙。大家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用 5匹马来把汽车拉出来。绳子一头拴在汽车的尾部,一头拴在马的脖子上。5匹马,大小不一,有的马只有 3岁,个头很小,且不听话,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马统一起来,一起用力拉车。车子还是纹丝不动。一下子大家紧张起来了。我说,我们这次没有年前那次来接亲戚去学院看新年联欢会表演那么幸运。当时,雪正在下,下的很大,但是刚下雪还没有冻实在。车走在半路走不了啦,村民们闻讯赶来把车很快推了出来。这次可是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真是急死人了!
用“铁牛”把越野车从雪窝中拉出来
就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村委委员赛克山打电话,让村民居马别克开“铁牛”(拖拉机)来把越野车拉出雪窝。不一会,居马别克开着“铁牛”过来了。他拿出钢丝绳从拖拉机的后面连接到越野车的后面,并嘱咐司机努斯别克挂倒挡,很快越野车就被拽出雪窝。
这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又如何去亲戚家呢?我又开始犯起难来了。骑马去方便,但我们几个都不会骑马,雪又这么深,万一马失前蹄,我们从马上摔下来,那可就出问题了。开拖拉机去,只有驾驶员一个人的座位,两边可以硬挤两个人上去,再带上给亲戚的米面油和衣物,会有些拥挤。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还是决定由我和努斯别克坐上去,其余人坐越野车返回村里的亲戚家去。
当我和努斯别克坐上去时,“铁牛”司机居马别克发现右边空间太小无法驾驶。努斯别克主动要求站到车门外面,两手抓住车门外的扶手。我立马表示这样不行。害怕他手冻得受不了,抓不住把手人会掉下去;害怕拖拉机侧翻会被压住。可是努斯别克摆着手说没事没事。由于我想去亲戚家心切,就勉强就答应了。但是我的心却在揪着。车往前缓慢走着,发出很大的响声,车后面甩出很多雪。看着悬在拖拉机外面的别克,眼眶不觉得就湿润了。零下二十多度,努斯别克紧紧抓住车门把手,这个憨厚黝黑的哈族小伙,不正在身体力
行地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么?
“铁牛”空间小,一个人要站在车门外面
车往前缓慢的走着,突然车身一顿,又陷到雪窝里了,我和努斯别克下车,推了一下拖拉机,才算走出去。见这种情形,我当机立断,趁着现在还没走太远,就此返回,另想办法。返回的路上,我要求自己站在外面,让努斯别克坐里面。可是朴实的哈萨克小伙,直摇头。最后“铁牛”司机居马别克让努斯别克开拖拉机,自己悬在车外,他说他人瘦一点,身体比较轻,同时也有经验。就这样我们仨提心吊胆回到村里。
回到村里我立刻找村委赛克山,问他知不知道有谁去冬窝子,告诉我的亲戚吾恩阿力一下,让他骑马到村里来一下,我见他一下,把带来的东西给他,再问问他和他家的情况。自从上次 12月 25日到他家接他们到学院看节目到现在,就没和他联系上。他住的那个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去年 11月我去他家住,打电话我要翻过两座山头,爬到山顶上才有信号。赛克山答应了我的要求,说晚上找人把话带到。
第二天,村里早上 10:00要升国旗。我们早早就赶到村委会广场。到了广场,我就急于找赛克山问情况。不料,赛克山到离村子有 20公里的地方参加葬礼去了。到底通知到了没有,电话也打不通。我就急忙到村委会找值班干部。值班干部加尔肯回答说我还不知道这件事。我说,还有什么办法现在就能去冬窝子?他说,只有摩托车是最快捷的。我想找2个人骑2辆摩托车,一辆带着我,一辆带我给亲戚的东西,而且两辆车一起去可以互相帮助一下。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了值班干部,并表示给他们出摩托车加油的钱。加尔肯看我那么急切地想到亲戚家去,就打电话叫了 2个人骑他们自己的摩托车过来。我借了村民一个“雷锋”式帽子,就出发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马克南,一个叫江布尔拜,是村里的协警,经常骑摩托到山里去办事。
骑摩托车翻越雪山去亲戚家
我坐在江布尔拜的摩托车上,东西绑在马克南的车上。
他们很有经验,专门捡雪少的地方走,所以不仅多绕路还走了一些陡峭的路,有的几乎直上直下,像坐过山车一样!我紧紧抱住江布尔拜的腰,害怕一不小心掉下去。以前我没有怎么坐过摩托车,更别提在山路和雪地上坐摩托车了,简直颠得我头晕眼花。江布尔拜双脚着地,左歪一下右歪一下,艰难前行。在走到一个较深的雪窝时,江布尔拜左歪的厉害,一下子重心不稳,我们连人带车摔进了深雪里。雪太厚,半个人都埋进了雪里。俩人爬起来的时候,都是一半白,一半黑。脸上的雪融化后又迅速冻上,眉毛胡茬子都结着冰碴子。我俩互相看看对方的狼狈样儿,哈哈大笑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走上结亲的征程!
摩托车在雪山上继续行驶着,整个大地都是洁白无暇,极目远眺,无限的山丘起伏着伸向天的尽头,看的久了,雪山的光亮刺得眼睛生疼。我的脸冻得麻麻的红红的,但身上却出汗了,可能是紧张的吧。我回想起这两天的经历,有惊无险。村干部和村民帮我们把车从雪窝里拉出来,又开拖拉机和摩托车送我去结亲,这不也是在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吗!
在途中遇到亲戚
远远的,有一辆摩托车向我们驶来,驶进一看,是我的亲戚——吾恩阿力!还有他爱人玛利西亚和 3岁的女儿迪娜热尔。原来昨晚 1:00左右有人捎信给他,说我在村里,来不了冬窝子,让他去村里和我相见。这真是太好了,终于见到我的亲戚了!我和吾恩阿力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又是拍肩膀,非常高兴,激动不已!我让吾恩阿力调转车头,向他家开去。转了两个山头,很快就见到了四面环山、周围全是积雪的彩板房和羊圈,那就是我亲戚吾恩阿力的家。
在亲戚家宣传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