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第四天:巴里坤二日游(12月28日、29日)】
地处东天山北麓、四面环山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这个季节里,它宛若被冰雪包围的童话世界。12月28日、29日,大家主要在巴里坤度过。
第一天的白天观看了巴里坤古城、巴里坤湖(蒲类湖)和新疆最大的古庙宇群落地藏寺;晚上恰逢2018年哈密市冰雪节暨巴里坤县第十四届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第二天主要现场感受了冬捕,并体验了巴里坤版“林海雪原”的妙趣。
12月28日:
巴里坤在历史上是东疆的门户、丝路重镇、草原明珠,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巴里坤湖颇为有名。巴里坤湖海拔1585米,是一个高原湖泊,由四周自然泉水汇流注入而成。冬季的巴里坤湖成了一片大冰面,不时有芦苇点缀,在四周山峦起伏的掩映中,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
巴里坤在清代便享有“庙宇冠全疆”之称,来此是有必要到地藏寺感知一下庙宇文化的。地藏寺里有一座壮观的凉亭,抬级而上,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东厢房的为: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西厢房的为: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细细品味,这种劝世格言在此情此景中更能警醒游人,涤荡心灵。
离开地藏寺,大家前往巴里坤县宾馆稍作休整,便开始期待晚上6点开始的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了。前往冰雪文化旅游节现场时,大家穿越了古城商业小吃街,遇到了河南烩面、饸饹面等餐饮店,在2600多公里外看到家乡特色,颇觉亲切。
晚上的冰雪文化旅游节非常隆重,现场人头攒动,哈密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登台与演员进行舞蹈互动。本届冰雪文化旅游节以“冰雪融情·团结和谐”为主题,凸显团结和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展示该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整个活动地点主要在巴里坤古城景区、高家湖湿地景区和二渠水库等处,将持续至2019年3月,近阶段去哈密的朋友都有望体验到。
12月29日:
如果说12月28日巴里坤湖的冰雪浪漫让人流连忘返、不够尽兴的话,那么12月29日有着新疆东部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之称的高家湖湿地景区,又让大家感受了一次何为美不胜收。
冬日的高家湖湿地景区也是一片冰面,芦苇荡漾,耀眼夺目的白、返璞归真般的黄,两色相映,成了游客拍照的绝好去处。随后,大家在毗邻的二渠水库高家湖湿地景区感受了冬捕等民俗体验活动。上午12时许,在水库冰面上,随着负责人一声令下,渔工们开始收网起鱼。随着渔网被从冰洞中慢慢拉出,各种活蹦乱跳的鱼也被拉上了岸。这次冬捕活动打到最大的鱼重达5公斤。“捕鱼的网有10米高、1400米长,我们从早晨3点就驻守在这里了,一直到中午12点才收网。”今年63岁的吉林查干湖渔场捕鱼技师王德凯说,他已经连续两年受聘在二渠水库指导渔工捕鱼了,“捕鱼地点要选在阳光充足、有河口、容易产生鱼群的地方。渔工们用钻探器在冰面上每隔100多米打一个洞,两侧同时进行,到出网口再聚到一起,就可以打到鱼。”
一边是冬捕,一边是千人鱼宴。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室外,大厨子支起了一口大大的锅,一壶壶、一桶桶、一盆盆调料下去,鱼香的味道弥漫四周,着实激活了游客的味蕾。得益于东天山雪融水的滋润,冬捕出的鱼细嫩鲜美,记者美美地吃完一碗后,悄悄对师傅说:“再来一碗……”
喝了鱼汤,身上热乎了许多,再争分夺秒去冰面上嬉戏。有人驾车在雪地、冰面上玩漂移,体验温度和速度的刺激;有人玩冰上爬犁和冰上陀螺,体会童趣和酷炫……
离开巴里坤回哈密的路上,大家还在林海中玩耍了一阵,踏着40多厘米厚的积雪穿梭在林子里,颇有电影中林海雪原的既视感。在巴里坤的两天,怎一个爽字了得。